採訪整理/彌賽亞創意
《Future Star動漫誌》為2018年5月23日由彌賽亞創意工作室發行、第一個專門為台灣動畫與漫畫報導為主的網路雜誌。希望以刊登台灣原創動畫、學生獨立製片、漫畫創作者、幕後製作與訪談評論等為主體內容的線上誌。
★ 台灣動漫創作者深度專訪
★ 新生代工作室專案幕後、創立過程
★ 台灣動漫作品連載 ★ 動畫前期創作採訪
★ 動畫作品評論 ★ 動畫產業研究
★ 學生獨立製片
★ 動畫專題相關報導
★ 國內動漫活動消息
預計一個月一〜二篇訪談報導,也歡迎大家一起踴躍來投稿喔(hellomcsservice@gmail.com)
《Future Star動漫誌》第三篇創刊系列文章,很開心的請到《攝影師》導演徐瓏愷接受我們的專訪深入報導。
圖片說明:參加韓國首爾國際動畫影展現場照片
Q:《攝影師》最初的靈感來源?或影片構想、創作理念等? 本部短片主軸主要環繞在後悔上。做錯一件事情對其感到後悔,我想這輪迴應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每天上演,小則無傷大雅,大則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後你該怎麼辦? 此短片想傳達即便你能夠擁有與小叮噹一樣神奇的時光機回去過去,但最後你依舊無法改變任何已成之事實。唯有在做決定前先思考其後果,人生才能脫離此輪迴,不會有後悔的那一刻!
Q:請說明3D動畫製作流程,還有創作中最重要的關鍵要素? 本短片主要由Maya製作,在製程上大致都相同,但比較特殊的是結合原生立體動畫短片(需戴立體眼鏡),有左右眼資料的輸入源,結合立體設備(眼鏡、120HZ螢幕)產生立體視覺。立體效果須經由計算得出立體位置。要怎樣的劇情、分鏡來凸顯立體效果、凸要多凸、凹要多凹?算是本部短片技術上比較關鍵的地方,而完成後的算圖更是關鍵要素,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在短時間內要算完左右眼資料是最困難的地方。
Q:關於前期企劃準備?尋求資金或前製發展過程? 繼前一題,前期企畫上,因有幸參與裸視立體影片產學合作創作,裸視為在不靠任何外在設備,直接使用眼睛看出立體感。在研究過程中,對於立體與電腦動畫的結合感到非常有興趣,似乎可以有再進一步發展。加上當時立體技術剛起步,在數位內容部分仍是不足的狀態下,而催生這次的創作,希望藉由一個短篇故事來研究怎樣的立體感對人體感官達到最佳化,以及影片創作。 Q:《攝影師》團隊背景、分工模式(雲科時期),目前成員的工作(業界)? 短片成員為One Man Bend,也就是從創作前期到最後成本展覽皆需獨自完成。製作時間上非常吃緊,流程上都無法同時分工進行,加上品質要求,時程除了延期還是延期。目前工作則藉由以創作時的經驗,從事相關2D/3D動畫工具的開發,期望能讓縮短創作時間,讓創作者更快速完成想法。
Q:談談下一部新作品的題材方向? 在目前的忙碌生活中,工作巨魔占據了我大部分的時間,也慢慢壓抑著創作的新芽茁壯,短時間暫不會有新作品的產出。但無論如何他吞噬不了創作的種子,我相信他會有再發芽的一天。
Q:對於台灣動畫教育的期許? 動畫創作是個可以讓創作者將腦中天馬行空的想法紓解與視覺化的方法,製作技術對於動畫製作固然重要,但她終究是想法的呈現方式。我認為故事的劇情才是整部動畫的精神,其能引發共鳴,進能產生實質引響,改變人的思維。在台灣多媒體動畫教育上,也許偏向技術導向的課程偏多,對於導演,編劇相關的課程比例則略顯不足,能否從增加相關思考比例的課程,我想對於未來的創作想法上會有更不一樣的視野與看法。
Q:《攝影師》在企劃、製作、發行過程中,最令您們印象深刻或感動的事情? 攝影師製作的時候,所面臨最大的困難與最印象深刻的事情在於算圖。因為立體影片需要左右眼資料,一部片等同於要算兩次。在算圖設定尚未優化下,解析度與質量上已經限制到720P,仍算了兩個月,能如期算完的原因都得感謝學校提供先進的電腦資源與網路串接。除此之外,還得感謝學弟妹的包容,當時兩個月幾乎佔據大部分電腦教室電腦在非上課時間進行算圖,多少會間接影響他們使用。無論在任何地方,我都不會忘記感謝你們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到這部片的產出。
圖片說明:參加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短片影展過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