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Future Star動漫誌

【Future Star動漫誌】專訪新生代動畫導演拉瓦(上)─談《缺乏名字的場所》到《地下鐵通勤》的創作母題、城市觀察與獨立製片過程

【Future Star動漫誌】專訪新生代動畫導演拉瓦(上)─談《缺乏名字的場所》到《地下鐵通勤》的創作母題、城市觀察與獨立製片過程


關鍵字:創作母題、城市觀察、獨立製片、影展、空集設計、Motion Graphics、工作室

採訪/彌賽亞創意《Future Star動漫誌》

Q:先簡單介紹自己的求學背景或學習歷程?

我的學習背景是從普通高中畢業之後,自己最初比較想念工業設計,後來卻考進北科大的創意設計學士班,課程內容又細分成建築、工設和室內設計。當時選擇建築設計的部分,所以在求學的過程中,看到那些有天分和熱誠的同學,常讓自己思考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科系。

而自己會往影像或動畫的領域,其實也沒有很特別的原因、遇到甚麼老師或環境, 記憶中就是在大三、大四的時候,開始接觸到Vimeo的網站,自己常會上去看一些影片或作品,所以促使自己開始自學一些動畫軟體,例如:AE、TVPaint等,也常逛一些國外的教學網站,例如:Tutorial、Video Copilot等,在學校其實沒有學習這些相關軟體,大都是從網路上得知這些訊息,邊看網路教程、自學研究練習,雖然當時說起來感覺滿孤單的,但也算是一個滿奇妙的過程。

畢業之後,在當兵替代役的期間,常利用下班空餘時間,繼續上網自學研究,持續讓自己有一件想做的事情,當時有作了一個簡單的作品集Demo去應徵工作,也順利的進入動畫影像相關的工作室,是專門製作演唱會後製影像的案子,這才真正算是轉到動畫這一塊領域。


Q:代表作《缺乏名字的場所》最初的靈感來源、創作構想與影片內涵等?

2013年我在服替代役期間看到一本攝影集,是Shannon Johnstone的「Discarded Property」, 拍攝的主題是收容所裡那些被人丟棄的動物,當下我腦海裡浮現了一個意象:關於巨大城市的陰影與其中渺小流浪動物的強烈對比,這部動畫也順著這個脈絡逐漸成形。那些徘徊城市巨大陰影之中的生物,棲息於人類文明的巨大巢穴之中,被迫服從異族的律法而逐漸喪失原本的樣貌,成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物,我想說的東西大概就是這樣。

我個人在創作上有一個重要的母題,就是在尋找自我的價值和意義,跟自己生命經驗最切身相關的東西。例如:在台北這個城市求生的一個過程,我從念大學到後來出社會工作,都是在台北這座大城市裡面,常常會覺得城市是一個巨大的有機體,然後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意志,其實城市也有它自己的意志,然後我們為了生存在其中,常常會不自覺得變成整體的一個部分,人常常就變成不是一個完整的人的感覺,但是這裡頭其實有一些很微妙且很有意思的事物。

在看到流浪動物的這本攝影集,裡面流浪動物的那個情境,讓我想起身為人們在城市中求生的那種狀態,以流浪動物來譬喻或隱喻我們自身的處境。

Q:說明自己動畫創作發想、從文字到影像的過程?

《缺乏名字的場所》最初靈感創生的過程,是看到那本「Discarded Property」攝影集,後來腦海中有了一個意象畫面,就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拉出長長的影子,在影子當中有個小小的流浪動物。之後,那個影像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慢慢發展成這個故事的狀態。

而故事發展的過程,有點像是用一個個畫面去串聯,而不是用文字思考腳本,比較像是在處理繪本的創作方式。當初在繪製故事板storyboard時,呈現這些畫面、情境的方式,是將流浪動物放到影子裡面,牠只有在影子當中才能被看見,透過這樣的安排設計,希望能將影像、內容和形式完整地扣合在一起。

而最新的作品《地下鐵通勤》在前期創作時,就花了比較多時間在處理想像中的意象畫面,如何地去分場故事和安排劇情結構等,考慮劇情是否有合理,如何將這些故事畫面和主題意念整合在一起,所以來回修改了很多版本,過程中一直在修改調整。

Q:關於《缺乏名字的場所》的美術風格呈現與繪製分鏡腳本的過程?

《缺乏名字的場所》這部作品美術的呈現,算是自己的一次風格實驗,試著將過去向量插畫經驗移植到動畫創作裡。所以在畫面上刻意降低了彩度,讓明與暗的對比被突顯出來。而整體畫面的質感調性,是在After Effect裡面反覆嘗試出來的,對於最後呈現出來的美術風格自己也是相當喜歡。

由於這部作品「影子」會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所以在思考設計分鏡的時候,我會先從影子的地方去著重,尤其是在光影的部分,例如:很明確的是影子它就是黑色的色塊,其他的地方它會是白色狀態,我會思考如何利用黑色的部分,去加強故事的陳述變成很大的一個重點。因為貓只能在影子裡面出現,所以我會思考如何去利用那個地方,形成一個空間或通道等。

這部作品最初構想是在替代役期間,那時候在學習Motion Graphics,當初繪製的畫面和最後成品滿不一樣的,最初畫面比較像是手繪筆觸的感覺。

而分鏡繪製大概畫了一至兩個月左右,這部作品比較不是以傳統敘事的方式,例如:遠景、中景或特寫等去作設計,每一個鏡頭時間也都拉的比較長,因為自己其實不是科班背景出身的,未來也覺得值得要多思考的地方,可以多學習一些關於電影敘事或鏡頭語言等相關的知識。 作品畫風有延續到最新的創作《地下鐵通勤》,但美術風格似乎沒有太大的突破,主要希望能放在故事的結構,在這個作品個人所想要嘗試的部分,自己也不確定這樣作夠不夠好,但可能要等這一部作品發表之後,等待觀眾看完影片後是否有一些反饋,才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調整。

Q:可否聊一下新作品的題材方向,是否有延續《缺乏名字的場所》的共同主題?

《地下鐵通勤》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構思成形,前製大概陸陸續續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當時有先寫出一本企劃書、去投國藝會的常態補助視聽媒體類,之後也有拿到補助金,因為要丟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和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的徵件,今年六月底才剛完成正片。

最新作品也有延續探討「人與城市之間相互的關係」這個創作母題,《缺乏名字的場所》裡面談的可能是名字、自我認同,在《地下鐵通勤》它講的是時間、記憶。

前陣子剛完成第二部短片後,回想作完第一部作品時的感想,原本心裡想說要作「三部曲」的概念,一系列共同主題的短篇動畫作品,不過目前想說還是先讓自己休息沉澱一下,再思考第三部是否真的要開始動工,想到這邊其實內心覺得有點怕怕的。

Q:聊聊自己的成長背景、生命經驗,還有創作與生活的連結?

自己其實是新竹人,在來到台北之前,住的地方不是那麼的都市,有點算是鄉下的感覺,在我家旁邊還有一些農田,而自己滿習慣在生活中搜集一些小小的點子,如果一想到什麼就先將它記起來。

創作靈感的聯想或延伸,都是來自生活上的一些芝麻小事,例如:《缺乏名字的場所》最初概念是來自一本攝影集,以城市和動物之間為創作的母題。而《地下鐵通勤》最初的契機也是在搭捷運的時候,觀察到的一些生活狀態或畫面,再從這個點子去作延展成這部片子的主題。

而新片《地下鐵通勤》裡頭並沒有動物的角色,對照《缺乏名字的場所》好像是一部完全不一樣的故事,但是當中還是有「城市」這個元素,作品內在精神上有一些能相扣合的意念,那個大的創作母題對自己來說還是滿強烈的,但就作品表面上能夠被觀眾觀賞到的訊息,的確不太確定觀眾是否看得出這兩部之間的關聯性,這或許也是我未來在構思發展整個系列作品的時候,要讓大家能夠了解到有個承先啟後的關係,或者是如何去安排這些主題、意念或想法,也是自己未來創作上會繼續更多去思考的層面。

(中篇待續...)

拉瓦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AWAart/ Redicmotion Blog https://redicmotion.blogspot.com/ NAUGHTY REDIC Blog https://naughtyredic.blogspot.com/


262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