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就像職業運動員,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參與《霹靂貓》、《阿基拉》等多部經典 專訪橫跨兩岸的資深動畫總監

Future Star動漫誌


採訪、撰稿、編輯:全能 2021 / 02 / 25



2020年底日本動畫《鬼滅之刃》風靡全台,連許多政治人物都裝扮起裡面的角色,來搭上這波風潮,可見動畫影響力有多大,於是開始有人問,台灣是否有同樣的動畫技術能力呢?


事實上,台灣不但曾替日本與美國製作過動畫,更曾是全球動畫的製作中心,培養了無數有經驗動畫師,而今天特別專訪動畫師王宏助,後輩都習慣叫他總監,不但洗禮過上千部作品、各種風格,製作資歷更橫跨兩岸,也是第一位將北韓運用的MOHO動畫,帶回台灣來培訓新生代的人。


【16歲就開始、沒薪水沒勞基法】


「我從16歲就開始做動畫..」這是總監的第一句話,低沉的嗓子、沙啞的聲音,頭頂還戴著一個棒球帽,想保持低調,但從他口中說出的經歷,卻一點也不低調。



他16歲從台東跑到台北,進入動畫界時,晚上先從後製助手做起,白天有時間再去練習畫動畫,但早期沒有勞基法,所以這些一開始都是沒薪水的。就算如此他仍堅持下來,等到參與的越來越多時,才慢慢有機會爬升為專業動畫師,讓收入逐漸穩定,而後接到霹靂貓等美日動畫合作片時,日本更特別派人指導,讓他被提拔到作畫監督。


美國1985年推出的經典動畫《霹靂貓》,總監曾在此片擔任作畫監督 (圖取自於Ebony Coffey)


總監又另外解釋到,所謂美日動畫合作片,就是美國負責劇情、資金,而日本負責設計與製作,在那年代,迪士尼動畫製作費最高,其次是歐美與美日合作片,而日本自製片除了電影等級的,要賺錢很困難,說到這裡總監苦笑了一下:「所以日本動畫就是你可以學到技術,但是你沒有愛就很難做下去」


總監早期在中日動畫公司時期,也曾接觸過經典動畫《阿基拉》的動畫發包 (圖取自香港01)


但那個年代就算再有愛,兵役單一來,也只能放下一切保家衛國去,可此時動畫的環境卻悄悄的改變,中國的開放讓許多產業開始西進大陸,其中不乏動畫代工業,於是退伍後不久,隨著這波西進,總監也跟著來到中國,從動畫代工大本營無錫、到蘇州、再到上海,後來又跑回台灣,前前後後好幾家動畫公司,十幾年下,動畫界差不多都走過了一圈,他覺得該做都做過了,就決定留在台灣。


直到2017年回到中國時,這才發現,中國很多自製動畫,從製作到後製都已交給北韓執行,但當時北韓與美國關係緊張,為了分散分險,他說服老闆,在台灣這培訓新的動畫團隊。


總監曾在中國執導過動畫影集《爆裂飛車》,製作面一樣送去北韓執行(圖取自百度圖片)


【把我懂得傳承下去,能教的就教】


為什麼是台灣不是在中國培訓? 當這麼問總監時,他回答:「最大問題還是跳槽,在那(中國)訓練人才容易馬上被挖走,淪落幫別人訓練,因此不太敢培訓人」說完後總監將眼鏡摘下,又緩緩嘆道:「可是回台灣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2D動畫的斷層,造成補間動畫師的不足,像你現在要去哪裡找補間動畫師?」。



所以他就想到北韓的動畫製作強大,所使用的動畫軟體MOHO,有自動補間能力,正好可以解決補間動畫師不足,於是就決定採用它,來當團隊主要製作工具。


MOHO,一套向量化動畫軟體,有著優越的節點操作能力,雖然是2D動畫但可以建模、架骨架,也是北韓製作動畫長期採用的軟體(圖取自awn.com)


然而解決一個問題,許許多多問題也會開始冒出,像在台灣沒有人使用MOHO動畫軟體,更別說用它來培訓動畫團隊,培訓中的新人,大多沒學過原畫就要用MOHO操作,又要求很快做到相當程度,而有原畫經驗負責帶他們的,在台灣也都上了年紀,對電腦熟練度及學習有限,帶新人上似乎有點扛不起來,種種的難處與考驗。



「一開始我就知道在台灣,成立MOHO團隊成功機會不高,甚至有太多不是你技術面可以解決的問題,但至少我們要去試,而且我回來就是為了培訓下一代,在有限時間,把我懂得正規動畫傳承下去、能教的就教,讓台灣下一代對整個動畫流程都有些懂,不然就很可惜了


尤其實務的去經營後,總監更能切身感受到,要做到北韓那程度,實在困難重重,「像北韓那樣速度跟品質去運用MOHO製作動畫,其它地方應該找不太到了」


【就像職業運動員,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但團隊最終不敵現實,僅能維持半年多就面臨解散。事後回顧起來,這段期間新人培訓上的想法,他感觸道:「如果你問我現在新人與過去有什麼差別,就是訓練量多寡,就拿職業運動作比喻,北韓目前有大量的動畫工作,讓動畫師像職業運動員每天訓練,一直做重複的事情,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圖片取自pixabay)


「而我們(台灣) 市場較小,製作費回收的可能性較低,所以缺乏自製的動畫片可以培訓,就像是一個月訓練一次的業餘運動員,相比之下,訓練的量完全不一樣,這就是環境間的差異了!」


另外他也觀察到,雖然現在新生代有很多電腦輔助,比如畫完之後,可以很快可以看出動態,但卻看不出該注意地方,犯些低級而基礎的錯誤「所以不管動畫將來變什麼模式,最終還是回到你的動畫基礎和繪畫基礎,這些是要一直重複做才會刻到心理,不然就容易犯些很低級的錯誤」,總監這樣特別強調。


動畫基礎,例如走路、跑步、轉頭、時間等…,分鏡上則是鏡頭怎麼走?不要越位

(圖取自《卡通製作入門》一書)


【只要你敢開課我就敢教】


最後在經驗傳承上,除了在業界以手把手帶人方式外,像是線上教學、講座等..不同以往的形式,也願意開放心胸,嘗試來做看看,但他也苦笑的表示,之所以到現在不做,是因為這些活動的企劃、執行畢竟不是他的強項,加上這把年紀要做起來相當吃力,所以如果有合適平台或地方,總監也低下頭笑笑回答:「只要你敢開課我就敢教



.............................................................................................................................................................................


專訪人物介紹:

總監(王宏助) / 資深動畫師


從基層學徒一路歷練,洗禮過上千部作品,涵括了美國、日本、歐洲、中國各種風格,並擔任過作畫監督、總監、導演等職位,其豐富資歷橫跨兩岸,也是第一位將北韓運用的MOHO動畫帶回來台灣的人。


「像職業運動員一般,將自己的動畫精神用力揮棒出去 」



文章作者介紹:

全能


一個從設計系跌入動畫領域的人,現在則嘗試往管理、新創、行銷等領域,跨領域摸索,最欣賞電影的一句名言:


「大不了再試、再失敗、然後試著讓自己失敗得更好看一點」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