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台灣版的百年孤寂】除了《倒風內海》、《傀儡花》之外,還有這本小說《番仔挖的故事》,故事素材足以改篇成「福爾摩莎史詩七部曲」(第一屆台灣文學獎百萬長篇小說)

已更新:2021年3月4日



◎ 推薦文:如果你相信我的品味,那請一定要看這本書,根本就是台灣版的《百年孤寂》,瘋狂而偉大的福爾摩莎開拓史詩。如果有生之年能看到這本書被拍成電影也就夠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legend1976/post/1292339772

尋找漢裔台灣人的祖靈-《番仔挖的故事》


(光裏頭的角色人物、故事劇情和小說素材,應該可以發展成台灣開拓史詩電影七部曲)

文/彭瑞金(本文作者為文學評論家)

詹明儒的《番仔挖的故事》曾獲得台灣文學獎、百萬小說獎的正獎。和這部長篇小說展開強勁角逐的,還有一部同樣也是以台灣早期歷史為背景寫作,王家祥所寫的《倒風內海》。這兩部同時可以被歸納為「台灣歷史素材小說」的作品,從台灣長篇小說史或歷史小說發展史的角度觀察,有一個值得注目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把台灣歷史小說的背景向上延伸,也向其他族群的文化、生活領域延伸了,向上延伸到明鄭、荷蘭、台灣的開闢、拓墾時代,而漢民族裔不再是唯一的限制觀察,敘述或議論觀點。

和近十年來新崛起的原住民創作文學比起來,意識受漢裔移民文化主宰的作家,精神領域的縱深發展,明確地顯得短淺狹窄,幾乎沒有傳說,根本沒有神話,只有歷史。戰後以來的台灣小說紛紛走向歷史,從日本殖民經驗的反省,逐漸延長到清治,雖然葉石濤在四○年代,終戰後不久所寫的短篇小說,曾經寫到荷蘭時代、清法戰爭,八○年代後期的作品,則寫到平埔西拉雅族後裔的故事,為多種族台灣文學打開了一扇窗。然而總體而言,台灣漢裔意識的作家,在文學靈魂領域的開拓上,仍然有面臨侷促的困境,特別是在長篇小說方面,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李喬的「寒夜三部曲」、東方白的《浪淘沙》,幾乎已形成了台灣歷史小說的高牆厚壁了,予人已到達峰頂的感覺。

《番仔挖的故事》以豐富的想像力,突破歷史小說的侷限,採取類似魔幻寫實的手法,以「番仔挖」這個充滿台灣歷史特質暗示的地方,展開的台灣開拓史故事,敘述明鄭到清初這個時期,原住民、漢人、荷蘭人之間,在這塊大地上交往、貿易、征戰,及其產生的愛恨情仇。

雖然這仍然是一部以漢人意識為中心,漢人為主角的小說,但不同的,它逐漸展現了台灣小說的多種族風貌,呈現多音交響的文學現實。

這部作品出現的最重要意義,在於告訴人們,在台灣開拓的歷史過程裡,曾經在這個島上駐足的,不論他們停留的腳步或長或久、或短或暫,都曾經留下足跡。盡可能不存偏見地記錄各族群生活的內容、情感的思想,讓台灣的文學和生活在台灣島上的人對自己生活的空間和時代,有更深的情感和認知,應該是像《番仔挖的故事》之類的作品寫作的重要契機吧!

沒有神話的漢系台灣作家,靈魂深處可待挖掘的大概只有祖先冒險渡海、披荊拓荒的經驗,卻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礦藏,它像原住民社會的「祖靈」,蘊藏著整個族群生存的奧秘與智慧?

◎ 台灣文學獎 百萬小說獎揭曉《番仔挖的故事》。 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literature/M.901618857.A/M.901619906.A/M.901620001.K.html

◎《番仔挖的故事》的誕生,深入專訪詹明儒。 http://www.twtimes.com.tw/m/index.php?page=news&&ntype=57&nid=206376



★ 文章投稿、圖文連載、新書推薦、講座活動、宣傳推廣、新聞稿上架、編輯部聯繫與文史顧問等合作請洽阿墨斯:hellomcsservice@gmail.com​



1,56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