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謝爾拉姆拉人】以色列考古重大發現!10萬年前「新種早期人類」化石出土了 牙齒大且沒下巴
-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 2021年6月2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2年12月17日

以色列科學家宣布,在該國中部考骨發現新種早期人類。(歐新社檔案照)
以色列發現10多萬年前新種人類化石 牙齒大且沒下巴
中央社 / 耶路撒冷 / 綜合外電報導〔2021-06-24〕
以色列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在國內發現科學界前所未知的「新一種早期人類」,這項發現為了解人類演化帶來新的認識。
法新社報導,根據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研究人員說法,在以色列中部城市拉姆拉(Ramla)附近一座水泥廠採石場出土的史前遺骸,和目前所有已知人種都不相符。
研究人員將這個「非凡發現」的新人類以出土地點命名,稱為「內謝爾拉姆拉人」(Nesher Ramla Homo),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Science)。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這批化石回溯至距今12萬至14萬年前。研究團隊相信,內謝爾拉姆拉人存在時期,可能與現代人類同系的智人重疊。
帶領研究的考古學家柴德納(Yossi Zaidner)表示:「我們從沒想像過,在人類歷史如此晚期,還有早期智人(archaic Homo)和智人一同在區域漫步。」
研究人員在聲明中表示:「內謝爾拉姆拉人和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及早期智人擁有相同的形態學特徵。但另一方面,這種人類和現代人類很不相像,頭骨結構完全不同,既沒有下巴,牙齒也非常大。」
出土文物除了人類遺骸,還有大量動物骨頭和石器。
柴德納指出:「與人類化石有關聯的考古發現顯示,內謝爾拉姆拉人擁有進步的石器生產技術,且相當可能和當地智人有互動。」
研究人員並暗示,先前在以色列出土的一些遠溯至40萬年前的化石,可能屬於同一種史前人類。
具牙醫身分的特拉維夫大學人類學者薩里格(Rachel Sarig)指出,先前研究人員曾嘗試將這批年代較久遠的人骨歸為已知人種,例如智人或尼安德塔人。「但現在我們說,不,這是獨立的一種人,有明顯不同特徵和特色。」(譯者:張正芊/核稿:劉學源)

以色列最新研究顯示,在當地發現生活在10萬年前的遠古未知人類化石。(歐新社檔案照)
考古重大發現!10萬年前「未知人類」化石出土了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1-06-25〕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與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6月25日在《科學》期刊(Science)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在以色列發現生活在10萬年前的遠古未知人類化石。
綜合外媒報導,研究團隊在含有化石的沉積岩中,找到了6000件石器,以及數千塊瞪羚、馬、龜的骨頭殘骸,其中一些表面上有石器打磨的痕跡,另外找到了5塊未知人類的腦殼化石,和一個幾乎完整的下顎化石,上面還帶有1顆臼齒,這些化石某些方面類似尼安德塔人,但也讓團隊看出海德堡人化石的表徵。
團隊指出,這些化石出土於以色列拉姆拉市(Ramla)的「Nesher Ramla」史前遺址,w他們使用的石器可以追溯到距今12萬到14萬年前,石器的製造技術在當時掌握在尼安達塔人與智人手上,研究人員認為,繼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後,這些未知人類可能是第3種歐亞人,在文化上與古代智人混處在一起,可能與古代智人雜交。
研究顯示,這種暫稱為「Nesher Ramla Homo」的未知人類不必遠赴東亞與其他原始人群體互動,他們與生活周遭的智人交換工具,獲取製造石器的知識以滿足生活所需,研究團隊想從化石中提取DNA分析卻失敗,目前需要進一步確認所發現的化石究竟為何方神聖。

以色列考古學家發現內謝爾拉姆拉人的骨骸和其他物品。(歐新社檔案照)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系列–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