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花蓮美崙山上的巨人傳說】阿美族與撒奇萊雅族的「海祭」 魔族阿里卡該與海神卡飛德

已更新:2022年12月17日





【花蓮美崙山上的巨人傳說】阿美族與撒奇萊雅族的「海祭」 魔族阿里卡該與海神卡飛德


【花蓮美崙山上的巨人傳說】


文 / 郭倩婷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美崙山位於花蓮市北段,標高108公尺,面積76公頃,是花東縱谷北端隆起的小丘陵。美崙山舊稱有鰲鱉山、八利山、八螺山、米崙山等,1951年改稱美崙山後沿用至今。在平原上出現這樣一個形似鯨背的山丘,在地形上顯得很突兀,可能因為這樣的地貌,使山腳下的阿美族人流傳著兩則與美崙山有關的傳說,也都是巨人故事的一部分。


巨人卡達孚旺(Kadafuwang):長得碩大無比,可以輕易摘下天上的雲,舉起地上的山。但他生性平和,不欺負當地的阿美族人,自己一個人在東海岸耕種維生。後來娶了一個阿美族女子為妻,也生了一個男孩。有一次他在田裡工作,耙了一堆土放在海邊,後來竟變成了現在的海岸山脈,又順手拍了拍身上的土屑,抖落在左腳邊,就成了現在的美崙山。…但他後來不小心誤殺了自己的妻兒,變得懶惰且不停偷竊部落內的物品與糧食,最後終於接受部落的懲罰而死。


巨人阿里卡該(Alikakay):在很久很久以前,花蓮的美崙山上居住著一群巨人,身材高大,會施法術,游手好閒的壞人阿里卡該。因此居住在美崙溪南岸的山(現在的花崗山)及海岸(現在的南濱)的阿美族部落,不斷地發生稀奇古怪的事件。…在經歷一連串的事件後,阿美族人在頭目領導下,年齡階級中的壯士們終於將這些巨人趕走,回復平靜的生活。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圖片說明:花蓮動漫「傾聽大地之心」主視覺宣傳圖


👉邀請大家一起來加入《花蓮動漫-傾聽大地之心》官方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ingToTheHeartOfHualien


【阿美族的阿里卡該巨人傳說】


文 / 黃東秋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阿美族各部落間,最為人所津津樂道,流傳最廣,也是最古老的傳說之一,這是阿美族人浴血抵抗阿里卡該(Alikakay)的故事,也是捕魚祭(海祭)和彌立信(豐年祭)的由來。老人家總喜歡以此來規勸或嚇阻不聽話的小孩。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來了一群身形高大、善於偽裝、長於法術的異類,他們自稱「阿里卡該」,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懶洋洋地散居在美崙山上。奇怪的是,一向平靜安寧的阿美族部落裡卻發生了一連串離奇事件。第一宗是一個婦女和往日一樣,外出耕作時總帶著孩子們,她尚未斷奶的嬰孩會面無血色、肢體冰冷、腹部凹陷猝死。第二宗疑案則是有些婦女因丈夫外出而閒居在家時,丈夫突然提前回家,並要求行歡。之後,婦女疲憊不堪,沉沉睡去,醒來時卻發現丈夫已不在身邊。 第三宗是原本貧瘠的小溪,魚蝦突然大量增加,部落裡的男人小孩皆相偕來到溪裡捕捉,婦女們則留在家裡準備晚餐,等家人回來之後,便可以大塊朵頤一番。


事出蹊蹺,眾人要求達邦Tapang no niyaro’(長老主席)追查事因,結果發現是阿里卡該搞的鬼。族人們感到義憤填膺,決定一戰,兩千名勇士也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於度外,民族的存亡就決定在此一戰了。身長體壯,力大無窮的阿里卡該不但刀槍不入,而且動作敏捷,只稍一舉手一抬足,阿美族人便人仰馬翻,頭破血流。幾場的戰役下來,阿美軍已死傷過半,損失慘重,溪底、樹上到處都是殘缺不全的屍首,美崙山上血流成河,慘不忍睹。整個阿美族陷入了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哀傷悲哭聲不絕於耳。


之後,某天黃昏,「馬讓」在絞盡腦汁,思考治敵之法的同時,信步來到了海邊。他軀在一塊平坦的大石頭上,不知不覺便睡著了。睡夢中依稀出現了海神Kafid的聖靈,親切憐惜的對他說:「孩子啊!阿里卡該不是人類,你們的做法無濟於事,不妨利用你們祭祀用的『porong』(芒草末端打成結的驅鬼用具)來試試看,祝你們成功。」


於是,達邦依據指示在祭司的陪同下,俯身在地上插下一支porong,然後帶領大家向南祭告祖先,向天祭告守護神Malataw,向東祭告海神Kafid,祈求祖先神明保祐出擊勝利成功。果然奏效,阿里卡該的領袖出現跪倒在「馬讓」跟前苦苦哀求道:「請你們不要使用porong,否則我們將盡數被消滅。我們願意無條件投降!」阿里卡該的領袖在離去時說:「感謝你們的不殺之恩,為了補償報答你們,以後的每年6月中旬,你們只要到河邊或是海邊,用檳榔、酒、三塊toron(麻糬)以及porong來祭拜我們,你們將會捕獲大量魚蝦!」


其實這段阿美人浴血奮戰的事蹟代代相傳,後來演變成阿美族人兩項重要習俗,一個便是6月份的「海祭」,另一個則是現在所謂「milisin」(訓練祭)的前身。


【「海神祭」海神卡飛德與魔族阿里卡該】


文 / 撒韵‧武荖(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在傳統信仰中,海神卡飛德(Kabit)是最令族人畏懼的神祇,因為祂的性情剛烈、喜怒無常,雖然海洋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但也時常帶來莫大的災害。海神位居於東方,職司海洋、河流、天象與氣候,人們所懼怕的颱風、地震也是海神所管理,甚至發生乾旱、洪水等氣候異變現象,也都與海神有關。漁民因為經常出海捕魚,因而更加敬畏海神,如果海神興風作浪,漁民就可能遭遇災害與生命危險。因此,出海前,漁民一定會向東方祭拜海神,祈求平安。


如果部落久旱不雨或者洪水氾濫,祭師都會盡力與海神溝通,平息海神的怒氣。相傳很久以前,魔族「阿里卡該」以邪惡的法術到處肆虐,部落與族人遭受到空前的災難,討伐魔族的年齡階級青年更是死傷慘重。幸好有海神卡飛德(Kabit)的協助,將制敵的妙方託夢給頭目,因此才將順利將魔族驅逐。「阿里卡該」為了報答族人不殺之恩,便應允族人,每年都會奉上豐富的魚蝦。


從此,每年魚季來臨時,部落就會舉行「海神祭」來感念海神。


【撒奇萊雅族的飛魚】


文 / 王佳涵(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在臺灣原住民族裡,雅美族的季節區分和飛魚有密切關係;而撒奇萊雅族雖然不完全是來自海洋文化的族群,但是有著農耕技術的撒奇萊雅族,歲時祭儀主要依小米的生長周期,分為播粟祭、收成祭等,而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族人,在傳統的農林漁牧生活下,也會以海祭感謝一年的魚獲豐收。海祭的起源,相傳是很久以前,魔族阿里卡該以邪惡的魔法到處為非作歹,部落與族人都遭受到空前的災難,而負責討伐魔族的青年階級更是死傷不計其數。


為了拯救族人,海神卡飛德(Kabit)便將制伏魔族的方法託夢給頭目,最後終於將魔族順利驅逐。魔族為了感謝族人以德報怨的不殺之恩,便允諾族人,每年都會奉上豐富的漁獲。自此之後,每年的捕魚季來臨,部落便會舉行海祭來感念海神的貢獻。


坐落於花蓮的磯崎部落,是撒奇萊雅族的靠海部落之一,居民主要職業是漁民,過著與大海資源相互依存的生活。住在豐濱鄉磯崎村的撒奇萊雅族人,由於靠海的緣故,發展出獨特的捕魚技術,如以八卦網捕撈虱目魚苗、抓龍蝦、自創「數魚歌」,而撒奇萊雅族人不只會捕飛魚、抓魚苗,也會設置陷阱獵捕野味。漁民捕獲的魚、蝦,除了鬼頭刀魚之外,主要以飛魚為大宗。


在豐濱一帶常見的飛魚有「黑鰭飛魚」、「斑鰭飛魚」及「白鰭飛魚」等三種。飛魚又稱「飛烏」,其外型彷彿加了一雙翅膀的魚,但其實飛魚不會飛,而是用滑翔的方式前進。飛魚的胸鰭長且擴散為翅膀狀,每當天敵要捕食牠們時,飛魚會先在海水表層急速游泳,之後突然用力以尾鰭拍打海面,利用衝力躍出海面,再展開胸鰭滑翔。


每年夏季的黑潮來臨,沿著臺灣東海岸迴游北上的飛魚來到花蓮,此時正是飛魚生命力最旺盛、最肥碩的時候,也因此磯崎的撒奇萊雅族人在每年3月底時,都會先舉行海祭宣告魚季的來臨,並祈求海神(Kabit)讓族人今年的漁獲量可以豐收。


【撒奇萊雅族竹弓箭的神話】


文 / 吳慧馨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竹弓箭(oacin)是撒奇萊雅人的童玩之一,族人會運用長枝竹(aok)、九芎(alidec)、軟毛柿(aodaw)、七里香(datay)、麻繩(mowa)、藤皮(podac no uway)等取自大自然的材料製作。相傳竹弓箭之所以會成為撒奇萊雅族的童玩是與阿里卡該神話(konko no Alikakay)有關。


雖然阿里卡該的神話故事在阿美族與撒奇萊雅族都相當普遍存在,兩族在1878年後長達一百三十年的共融生活,也讓彼此的文化產生同質性,但在撒奇萊雅族正名後,撒奇萊雅人重新採錄這些撒奇萊雅族或撒奇萊雅族與阿美族共有的口傳神話,並請耆老徐成丸(Tobah Komod)進行族語翻譯與校對。關於竹弓箭的神話如下:


傳說有一個名叫「阿里卡該」的怪獸,

izaw ko cidekay aadopen Alikakay han kongangan sa kokamo,


他長得很高大,而且還會偽裝成良家婦女的丈夫來調戲他所喜歡的婦人,

ozomo katalakaw a tapaki sa , matinen pasengi to acawa no tatayna misaacawa to tatayna no tao,


並且他會變幻成各種不同的模樣,到處去誘騙小孩子,

matinenngaca mitodonto cima pasengi , tatacowa misabana’ to wawa,


還嗜吃小孩子的腸子,所以村人都很痛恨他,

milisawada’aca to wawa kakanen niza , kiyo malinges amin ko niyazoay cinizaan,


便設計竹弓箭來射擊阿里卡該,但是仍然無法消滅他,

bihekacen to kiya Alikakay amipana’ , kiyami cayay kapatay, ciniza


古早時竹弓箭是大人用來狩獵用的,現在多是小孩用來射擊麻雀的。

o pana’ no somamaday atademaw sa o sapiadop , no wawa a pana’ sa sapipana to mobahelay a ayan.


文獻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

id=2733&keyword=%AA%FC%A8%BD%A5d%B8%D3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系列–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9,36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