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台灣化石顯學】70公分長珍貴烏龜化石 台中大甲溪現蹤 年代距今約530至181萬年前〔2013-12-03〕

已更新:2022年12月19日



前端局部特寫,需要積極搶救發掘。(由李天德提供)



【台灣化石顯學】70公分長珍貴烏龜化石 台中大甲溪現蹤 年代距今約530至181萬年前


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2013-12-03〕


台中豐原區業餘古生物研究者李天德,最近在大甲溪畔發現一件長七十公分的珍貴烏龜化石,研判是雨季岩層被大水沖刷才出露的。他說,化石禁不起殘酷大自然的風吹雨淋,需要積極搶救發掘。


李天德說,外埔文化學會邀他本月中旬舉辦「大甲溪地質觀察與親近化石之旅」,日前勘察場地時,發現這件烏龜化石,今年春天曾嚮導北部一個地質考察團,在該處來來回回走動,都沒有人看到這件化石,他推論是夏天雨季被大水沖刷才出露的。


今年夏天接連有幾次颱風,大甲溪上游德基水庫、石岡水壩預防性洩洪,導致龜殼被洶湧大水沖刷得僅殘存少許形貌,化石長約七十公分、最寬約四十五公分,身軀修長扁平、流線型之特徵,初步判斷應屬海龜之類。


這件化石現蹤於大甲溪上新世桂竹林層與錦水頁岩(年代距今約530至181萬年前)交界處砂岩層中,背甲在上,裸露在外,腹甲猶包覆在母岩中,四肢則僅剩右鰭肢,背部輪廓顯明,殘存角質板呈咖啡色。


根據文獻記載與化石玩家口耳相傳經驗,台灣出土龜類化石稀少,且多為殘缺者,大甲溪梅子段雖然在數年前曾出土過一批龜鱉類化石,但都屬於殘片。


李天德指出,這次發現的化石標本品相堪稱良好,要進行復原並不困難,龜類與恐龍同屬爬蟲類動物,恐龍早在白堊紀末期即完全滅絕,龜類至今仍分佈地球海洋與陸地,繼續著牠們緩慢的物種進化。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33,104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