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的故事--二水堤防上的「國聖王」】「戊戌大水災」濁水溪上游草嶺潭潰決 像是千軍萬馬一般奔入二水 流傳百年的特殊祭典習俗「普外溝仔」(水崇拜信仰)
※ 建議可將這三大傳統祭祀活動(取水、祭水、跑水):神豐宮「午時水」(端午節)、開台國聖王「普外溝仔」(中元普渡)、林先生廟「跑水祭」(年底秋收),整體規劃變成二水「水崇拜信仰」的年度系列慶典活動。
文 / 濁水溪記憶庫
明治31年(1898)濁水溪氾濫,史稱「戊戌大水災」,因濁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嶺潭潰決所造成,洪水造成流路北移,從原河道(今西螺溪)回歸東螺溪,成為濁水溪下游主流,即今日所稱之舊濁水溪。 戊戌水災的災情主要在今天的彰化南區,濁水溪下游的各處住民,各有其對洪水的不同詮釋和神蹟出現。位於濁水溪出山口的二水,戊戌大水災發生在當年的農曆六月下旬,在連續不斷的大雨後,濁水溪水像是千軍萬馬一般奔入二水,造成土角厝倒塌、禽畜漂浮,全庄陷入水患的浩劫中。
當時洪水奔竄到中埔仔,快到頂店仔的時候,水勢突然轉向西方,之後有庄民在河邊發現一塊木牌,刻有「國聖王」字樣,大家認為能倖免於水災是開台聖王鄭成功顯靈護佑的結果,所以集眾人之力在發現牌令處設立「國聖王」碑以資紀念,並以每年農曆六月三日為祭祀之日,二水庄民稱這一天為所謂的「普外溝仔」,多會自備牲禮到濁水溪畔二水堤防上的國聖碑祭拜。 本碑最早立於今日「贊修宮」附近,因為外環道興建之故,遷徙至民生路靠近濁水溪側的護堤上。碑體高190公分,寬135公分,為日治大正時期由二水庄民所共立。
圖片來源:時空旅人 二水贊修宮 https://blog.xuite.net/apex.cheng/wretch/498266010
二水流傳百年的「水崇拜信仰」特殊祭祀習俗
文 / 淡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 黃繁光
濁水溪發源於高山區,上游河床落差大且水流急,加以降雨量集中夏季,豪雨沖刷力強,因此河水含沙量之高,為全台河川之冠,中、下游長期淤積,水流受阻塞,以致時常遷徙改道。濁水溪流過二水附近隘口後,便散開成為五大分流,在沖積扇上呈放射狀亂流,流路不穩定,洪水時常漫泛成災,因此本地老輩長者聞水患而色變。
文獻記載濁水溪的水災,最早始於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而近代史上,本地最嚴重的一次水患,則是「戊戌大水災」,它發生在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歲次戊戌)。這年因山區豪雨不止,濁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的草嶺潭潰決,洪水傾洩河岸,水流大幅北移,瀰漫北邊沿岸,從二水、溪州、北斗、埤頭,一直到二林等地,莫不災情慘重。本鄉鄰近溪岸的頂厝仔、苦苓腳、番仔寮、頂店仔、五佰步仔等各村落的田園,盡都付諸洪流,變成濁水溪的河道,在今過圳村堤防連至溪畔的大片河川地,全沒入水裡。水災過後所沈積的沙害,也極為嚴重,兩害交乘,可耕地大量流失,人口不得不外移,致有遷村之舉。
1911年,再次發生大洪水吞沒平原,土泥淤積下游地帶,災情慘重。村民面對頻繁的水災,眼看著田園家產都隨著湧浪逝去,束手惶懼之餘,只有祈求上蒼的庇佑,逐漸發展出「水崇拜」的民間風俗。每年陰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普渡前後,靠河地區的居民,家家戶戶挑著粿、米粉等祭品,來到堤岸頂上拜「護岸」,或稱作「普外溝仔」、「普石岸」。其後官府雖已大興堤防,消減了河患水災的肆虐,但芸芸眾生的命運,實與濁水溪息息相關,鄉民對「水」的敬畏和崇拜不曾稍減,依然年年虔誠地行禮如儀。
照片拍攝於2004年(民國93年)7月19日,位於彰化縣二水鄉二水堤防國聖王紀念碑附近。
「普外溝仔」是二水鄉流傳多年的特殊民俗祭祀活動。
二水堤防上的濁水溪「普外溝仔」祭典活動
文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二水鄉親山近水土地的南方緊臨濁水溪,轄內又有八堡一圳及八堡二圳流經貫穿,鄉民為便於稱呼這些圳渠,常將八堡圳稱為「內溝仔」而將濁水溪稱為「外溝仔」。內溝仔感覺柔柔順順的,但外溝仔卻經常氾濫成災,尤其日治時期「戊戌大水災」(1898年)(明治31年)為害最為嚴重,二水鄉境水深及膝,二水、五佰、過圳等村受害尤為嚴重,在水勢即將吞沒街道時,鄉民求天拜神祈求洪水不再為患。果然水流逐漸退卻,鄉民在水患後於二水堤防附近發現一塊「開台國聖王」石碑,鄉民認為是國聖王顯靈救了全鄉人命,乃合力將石碑搬移至堤防上膜拜,並訂每年農曆6月3日舉行「普外溝仔」祭祀活動。
每年祭祀的「普外溝仔」不是拜水神而是祭拜救命之神—國聖王鄭成功。當天參與祭祀活動的民眾除了戊戌水災土地被洪水颳走的農民後代子孫外,全鄉居民也同時舉行祭拜,祭拜時間從下午二時起,祭壇位於二水堤防「國姓王紀念碑」附近及五佰村、過圳村的二水堤坊上,祭拜時由安德宮恭迎國聖王鄭成功聖像駐壇接受信徒膜拜,普渡儀式由道士頌經讀祭文帶領居民向國聖王祭拜外,也普渡眾「好兄弟」,而沒到祭壇施拜的鄉內各村居民則分別於自宅門口備祭品祭拜。
二水濁水溪堤防「國聖王」紀念碑
文 / 濁水溪記憶庫
二水堤防位於彰化縣二水社區西側,地處二水外環道的二水堤防,是遊客進入二水鄉必經路線。二水堤防上有一座國聖王紀念碑,相傳在明治31年(1998)的戊戌大水災,二水庄的民眾面對洪水束手無策,只能祈求上天保佑,隔天雨勢漸緩,洪水逐漸消退,民眾在二水河堤附近發現一塊刻有「國聖王」的令牌,大家認為是國聖王顯靈庇祐,因此為感念其恩德,在令牌發現處的堤防上興建「國聖王」紀念碑,並以每年農曆六月三日為紀念日,附近的村莊會在這天在堤防上舉行「普外溝仔」的祭祀活動。
二水堤防的興築,最早是台灣總督府於大正元年(1912)12月已開始進行濁水溪護岸工程,隔年3月完成。工事分第一、第二、第三護岸,第一護岸自濁水溪右岸築到南投廳濁水庄附近,以防止洪水沿右岸而下。第二護岸築於鐵道橋(今二水鐵路橋隘口)上游左岸,以防止支流清水溪破壞鐵路。第三護岸築於鐵道橋下游左岸,以導溪流之水入濁水溪本流及西螺溪。護岸以堅石疊成,上掛鐵條蛇籠,但仍不能阻擋濁水溪洪水。
清水溪(濁水溪)與戊戌大水災
清水溪,原名阿拔泉溪,位於台灣中部,為濁水溪的支流,河長51公里,流域分佈於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由於清水溪在觸口山與濁水溪匯合時,清水、濁水同流,因為濁水的水量比較大,顏色又濃,清水混合濁水,一清一濁,故得名。
位處清水溪上游的雲林縣古坑鄉草嶺,當地的堀坔山由於地形、岩性、地質等因素,加上地震、豪雨誘發,自1862年至今已有四次山崩造成堰塞湖的紀錄。1898年(明治31年)發生戊戌大水災,草嶺潭第一次潰決,造成下游的濁水溪流路北移,洪水回歸舊濁水溪故道,使舊濁水溪成為濁水溪下游的主流,洪水亦造成二水、溪州、北斗、田尾、埤頭到二林都有嚴重水患,洪水沖破河岸,北斗街全市浸水,四塊厝、沙仔崙、曾厝崙、北勢寮土地大量流失,埤頭莊、田尾鄉也災情慘重。
1941年至1942年第二次形成堰塞湖,1951年(民國40年)中華民國國軍第75軍16師工兵營奉命開鑿草嶺間的公路,以利草嶺潭開發,並協助整修草嶺潭天然土壩的坍方,於該年5月18日清晨,由於連日豪雨造成山洪暴發,土壩潰決,奪走了74名官兵的性命。1979年(民國68年)8月15日,草嶺潭又因豪雨而形成,但很快在8月24日就因豪雨而潰決,並未造成災害。
1999年(民國88年)發生921大地震後,草嶺再度形成一個蓄水量4,600萬立方公尺的草嶺潭,稱為「新草嶺潭」,崩坍土方量高達1億2千萬立方公尺,土壩高約有40~50公尺,阻塞河道長達約4,815公尺,2004年(民國93年)敏督利颱風帶來大量砂石,再度把新草嶺潭填滿。
【文獻資料來源】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二水漫遊小旅行-東螺田野工作室】📣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