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南島海洋民族--領鯨人的文化】嘉義東石海邊僅存的西拉雅後裔 拉著繩網、進行著平埔海祭、哭海的儀式 流傳在太平洋南方的斐濟群島一帶
文間福報 / 愚庵 〔2006-12-18〕
每年一次的平埔海祭在嘉義東石海邊進行著;一群拉著繩網的人據說是僅存的西拉雅平埔人的後裔,從他們在祭典中所吟唱的詩歌已經無人可解,但是,有人說歌中的意思是對數千年前由海的那一邊,來到島上的的祖先的敬意,有人說;這是一種哭海的儀式,對海中生物撫養眾生而獻出生命的禮敬,不管是那一種說法才對,每次聽到那一種像天籟般的聲音,總會讓我想起南島民族的一些類似的儀式。
南島的哭海流傳在太平洋南方的斐濟群島一帶,至今仍保留一種領鯨人的文化,鯨豚是南島人重要的食物,但是鯨豚也是海中生物中靈性最高的生物,討海人都視鯨豚為最佳朋友,如同人類以狗為友一樣,但是為了生活下去又不得不殺鯨豚維生,於是幾千年來領鯨人的工作因此產生,通常由島上德高望重的巫師擔任此項工作,傳說這樣的巫師會和鯨魚溝通,他們所吟唱的歌聲是鯨魚可以理解的歌,每當島上的村民準備殺一頭鯨魚時,所有的人要聚集海邊,人人簽著手,於是巫師會帶頭吟唱歌聲,其聲如同哭聲,所以被稱為哭海,鯨魚被歌聲所吸引後,會游進港灣的淺灘,這個時候,領鯨人會再度高歌,意思是我們因為饑餓所以準備殺你,你同意嗎?如果鯨魚不同意,會快速游走,一直要唱到鯨魚同意,村民才會殺之以餐,聽說,同意的鯨豚都是年老力衰的鯨魚,而且還會點頭示意,表示可以吃我,一位曾在南島捕魚的朋友告訴我這個故事,我一直想問他;鯨魚哭了嗎?但是因為太感動,所以都問不出口。
這樣的故事如同電影「楢山節考」所描述的日本戰國時代的饑荒,老人因為不願意多活一天,多吃糧食而使年輕人饑餓,所以主動要求家人把他棄於荒野而死,以己死而活人,雖然是一種時代的悲劇,卻也是人性中至善的表現。
鯨豚和人一樣,因此南島民族敬之如神明,自稱南島後人的台灣平埔族人目前尚保留哭海的儀式,一則紀念先人,一則是懷念鯨豚的慈悲。
自居食物鏈最上層的人類總以為自己才是萬物之靈,其實幾千年前的南島民族早已知道人是最微小的一群,所以懂得同體大悲,為了活存,其方法不在於慘酷的殺戮而在於相知相惜,如同印地安民族在捕捉動物時總不會忘了祈禱,因為生和死都是同等偉大的。
聽到哭海的聲音,希望更多人可以明白歌聲中所隱含的慈悲,但是,那不是人對動物的慈悲,而是動物對人的慈悲。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神遊斐濟 珍貴鯨牙項飾十三行展出
中央社〔2016-03-01〕
「旅行記憶─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南太平洋文物特展」,在十三行博物館展出多件精美斐濟文物,有珍貴稀少的鯨牙項飾,不必出國也可以神遊斐濟。
斐濟共和國為位於南太平洋,是位於赤道和南極間的太平洋之心臟位置,位在瓦努阿圖以東、東加以西、吐瓦魯以南的群島國家,由330個島嶼組成。
日本人類學者與收藏家岩佐嘉親,1950年代起,往返南太平洋地區多達50次,畢生走訪大洋洲,收藏南島文物,足跡遍佈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斐濟和大溪地等7個國家。
岩佐嘉親將畢生收藏、總數約為2萬4000多件的文物資料,捐贈給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藉由館際合作,並與斐濟駐華貿易暨觀光代表處合作,呈現岩佐嘉親的南太平洋旅行記憶,展出多件精美的斐濟文物。
「Bula!」是斐濟熱情的問候語,意思等同中文的您好。斐濟名稱源於東加語的「島嶼」(Viti),330個島嶼中,106個島有人居住,島嶼多為火山島,少數為環礁珊瑚島。舒適的氣溫、美麗的海灘,豐富獨特的南島文化,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
第一次參觀十三行的林先生問解說員,「這個木盆用來做什麼的?」
到斐濟傳統村落,當地人會用木盆(Tanoa)盛裝特色飲品卡瓦(Kava)迎接重要的貴賓和朋友。卡瓦是由胡椒根的粉末加水製成,入口感覺刺刺麻麻,喝多了會有微醺感,可達到放鬆身心的效果,言談更輕鬆愉快。
有趣的是,Tanoa有正面和反面的區別,下方小小的三角形是它的臉,要迎接每位遠道而來的貴客。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林姓學童,疑惑的問,「這件鯨牙項飾真的是以鯨魚牙齒做的嗎?」
十三行博物館表示,在斐濟,鯨魚牙齒做成的飾品是最珍貴的文物,象徵持有人的社會地位,尺寸愈大表示地位愈高,通常,只有領袖或身分地位較高者,才能夠配戴鯨魚牙齒做的項飾。
斐濟位於鯨魚的遷徙路徑,當地人利用擱淺死亡的鯨魚製作飾品,沒有特別捕捉鯨魚。鯨牙飾品數量稀少且珍貴,當地政府相當重視,以法律規範,鯨牙飾品不可以離開國境。目前展出,是以太平洋鐵木製成同樣外形的產品,增加大家對這項珍貴文物的認識。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