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枋溪河道因工程重見天日。(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又一古河道重見天日 枋溪因工程露臉
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2017-11-09〕
台南市繼五條港南河港河道因西羅殿增建工程重見天日,昔日德慶溪的主要支流—枋溪,也因水利工程而見天。
位在台南市清水寺前的枋溪,河道已加蓋成巷道,和南河港河道一樣,地方民眾雖知道河道的存在,但並無機會親眼目睹,因此,上午吸引不少關心文史的民眾前往拍照。
台南市文資處長林喬彬表示,文資處今天上午已前往會勘,該處因上方的水泥加蓋下陷,目前正進行施工中,將重新加蓋。在水質水源安全等整體規劃尚無計劃之前,暫不考慮外露展出。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清水寺街有木造屋保留時光記憶。 (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清水寺找回清水 復舊不要「蓋」了
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2017-11-19〕
中西區開山路巷弄內的清水寺,寺前枋溪雖已箱涵化成下水道,但依稀可見舊河道曲徑,最近因路面工程而被打開,「岸壁紅磚與潺潺水流清晰浮現」,文化界盼望「不要蓋」,保留溪流面貌活見證,驗證昔日「清水寺街」、「清水町」的地名由來。
箱涵挖開喚醒回憶 文化界爭取
當地耆老說,早年這裡又叫「水流觀音」,相傳創建於一七七○年的清水寺原奉祀清水祖師,另外供奉的觀音神像,是從枋溪漂流下來的古木,「卡 」在寺前河段原地盤旋,經廟方擲筊請示,將古木撈起來雕刻成觀音神像供奉上位,清水祖師則 「讓位」居次,冥冥中一切是天意。
另有一說,乾隆三十五年間一場大雨,東安坊(府城古歷史行政區,約今民權路、東門路)有漂流古木被人發現,信徒雕成觀音像送給清水寺,住持於是將觀音改為主祀,清水祖師則成配祀。
清水寺前枋溪河道見證百年前府城古都歷史紋理。(記者洪瑞琴攝)
供奉觀音 相傳溪流漂木刻成
不論是何種神蹟,「水流觀音」之名因此不脛而走, 香客絡繹不絕、香火鼎盛,昔日與彌陀、法華二大名寺齊名,廟前門楣高懸「寶筏渡川」匾額,極富佛心禪意,令人玩味。
巷弄內還有木造排屋,宛如時光走廊,讓人神遊昔日延綿水岸旁的聚落,「自古以來就是清水寺街的經典景象」。由於老舊木屋屬於廟地,整排老屋重建不容易,也才能保留舊況至今, 引人思古之幽情。
一位老居民說,以前就知這裡是枋溪河道,孩提時代還玩「跳溝遊戲 」,後來變成排水渠道加了蓋,河道歷史漸漸被淡忘,最近因路面工程開挖受到重視,外地遊客好奇來看的比以前多。
市府秘書長吳欣修表示,拿掉「溝蓋」是終極目標,廿一日將針對清水寺枋溪、西羅殿南河港的後續景觀問題作討論,如何維護保存,尚待比對排水圖資,釐清目前二條河道排水功能與路徑,需不需要作污水截流或其他處理因應,勢必要有整體規劃,才能在維持居住環境品質下又不失活歷史保留意義。
清水寺原奉祀清水祖師(第二排中),供奉的觀音神像(最上中),相傳是枋溪撈取上來的古木雕刻而來,因此又稱「水流觀音」。(記者洪瑞琴攝)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