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采風圖
【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彰化埔鹽重建俗稱「籠仔」與「貓鄰」愛的小屋 平埔女子開小窗等待情郎「招贅」試婚牽手習俗
聯合報 報導〔2015-06-21〕
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早年是巴布薩族平埔族人聚居地,居民最近蓋起俗稱「籠仔」的「貓鄰」小屋,相傳昔日平埔族人女子會住在小屋內,透過小窗偷看外面經過的男子,如看對眼就開門讓男子進屋「試婚」,地方要將把這段浪漫傳說營造成社區特色。
據社區居民考證,發現早年大有村本來是巴布薩族(馬芝遴社)聚落,後來與渡海來台墾荒的漢人混居,平埔特色逐漸消失。大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素秋指出,社區裡想重建部分平埔特色,「貓鄰」就是其中之一。
吳素秋說,社區居民近年共同營造社區特色,不但自製生物碳種植「金碳稻」,重建改造風水池、雙霖書院,創立「大有柑仔店」提供農產品寄賣,並連貫社區內的廿二處景點,推動社區小旅行。
居民日前在頂厝巷旁老厝前方空地,用木材建造兩座半坪小屋,有雙層窗,一層可往外推起形成遮雨棚,內層可左右拉動露出一格格窗孔,屋內由社區長輩利用稻草手編的草蓆鋪設。
吳素秋說,平埔族群是母系社會,女孩不是「嫁」出,而是男性入贅,當女性到適婚年齡時,父母就會為女兒搭蓋「貓鄰」,未婚女子住裏面,等待情郎來相會。夜晚,情郎小屋外吹彈口簧琴,少女則透過小窗張望,一旦情投意合便出去招呼他進屋過夜。
文史工作者吳成偉稱,母系社會的確有「招贅」習俗,但因巴布薩族留下的資料甚少,是否有「貓鄰」這種建築和習俗,還有待考證。
不過,居民們認為可將這般傳奇浪漫的歷史傳說營造成社區特色,也是吸引遊客流連的賣點,居民開玩笑說:「或許還可接受預約,讓遊客試住喔!」
平埔族人「貓鄰」與「籠仔」:
平埔族人的特殊建築物之一,稱為「籠仔」的竹籠仔厝,專供成年未婚女子居住。未婚的女子住在「貓鄰」裏,等待未婚男子前來相會。夜晚,飽含情意的平埔男子在「貓鄰」外吹彈口簧琴,平埔少女則在室內向窗外張望,一旦情投意合,便出去招呼他進屋過夜;由於平埔族群是母系社會,如果男子不適合就會被趕出去,女方繼續選擇合意的對象;要是女方認為男生適合在一起就會招男子入贅,種撮合的對象,她們稱為「牽手」。
南部大都稱「公廨」或中北部則稱呼「社寮」
平埔族群除合眾為一室之專用房屋之外,亦有專為未婚男子集宿之房屋,這種房屋,在「番俗六考」居處中載有大武郡、貓兒干、西螺、東螺、他里霧、柴裡、二林、南社、阿束、太突、眉裡、馬芝遴各社稱「社寮」;阿里山、濁水溪流域內山各社並築有未婚男女住宿小屋、未婚女性所宿小屋稱「籠仔」;其男性專用房屋稱「公廨」。
為其重要附屬房屋。在「諸羅縣志」中述公廨:「架木左右為床,無帷帳被褥,笑歌跳擲達旦」;「理台末議」云:「社立一公所,名曰『公廨』,有事則集。「東瀛識略」稱:「番有公廨,壯、少之分。」;又稱「彰化番則異是,男女未婚嫁者,另築木屋曰『籠仔』或『貓鄰』,女居之;男所居者曰『公廨』。
此公廨番所由名也。」據上面各古文獻之記載,平埔族群之小聚落內,「公廨」乃屬房屋構造上,極為重要之存在。而且「公廨」專為男性未婚者集居之處。其集居之目的,與公務、防務、狩獵等團體活動,具有密切關係。「臺海使槎錄」云:「麻達夜宿社寮,不居家;恐去社遠,致妨公務也。」又稱:「麻達走遞公文,……展足開門,」。麻達亦稱「咬訂」或「貓踏」,以十二、三歲「未至者充之」其在官方志書上,似專用於郵差之平埔族群青年之名稱。
【新聞稿資料來源】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