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台中龍井考古秘境】百年三合院老厝旁遺址挖掘「土角厝」是否為早期平埔族群的傳統家屋形式 茅草為頂、竹管為柱、竹編混土為壁、石砌為底

已更新:2022年4月5日



圖片說明:1897年鳥居龍藏的台灣調查,圭武卒社(kanatsui)的平埔巴賽族人。



【台中龍井考古秘境】百年三合院老厝旁遺址挖掘「土角厝」是否為早期平埔族群的傳統家屋形式 茅草為頂、竹管為柱、竹編混土為壁、石砌為底


巴賽族人圭武卒社的土角厝


圭武卒社(巴賽語:Ki-motsi、或Kanatsui),為20世紀前,台灣平埔巴賽族之一部落,活動範圍約為現今台北市淡水河岸的大稻埕一帶。圭武卒社(Kimotsi)是以閩南語譯音,另有奇武卒社、圭母子社、圭母卒社或奎府聚社的別稱。


番仔園文化


番仔園文化約存在於2000年前到400年前,屬於鐵器時代,分布於台灣中部,包括大肚台地、八卦台地與苗栗縣南部等地。其名稱來自台中市大甲區一帶的番仔園遺址。


蕃仔園文化分為早期的番仔園類型和晚期的鹿寮類型,番仔園類型的年代距今1600年前,存續至距今800年前左右。在番仔園遺址、麻頭路遺址、龍泉村、清水中社、惠來遺址都有發現墓葬,葬式為俯身葬,有少數使用覆面陶之行為。


石器的類型包括打製石鋤、磨製長方形帶孔石刀、馬鞍形石刀和凹石等,但以礫石片打製石刀為數最多,也最具特色。骨角器有骨鏃、骨錐和尖狀器等。番仔園遺址出土玻璃和瑪瑙珠,推測當時與東南亞民族有貿易行為。


番仔園文化的遺址,通常都有貝塚出現,器物特徵以精緻的黑色與灰色陶器為主,紅褐色陶居次。黑灰陶上常見連續刺點紋、波浪狀櫛紋、圈點紋等;此外也有拍印的方格紋、回形紋或魚骨形紋。石器數量很少,以礫石片打製石刀、磨光的馬鞍形石刀、石槌等較常見。


「土角厝」茅草為頂、竹管為柱、石砌為底 是否為早期平埔族群的傳統家屋形式



竹筒厝、竹編混土為壁、石砌的圍牆




台中盛傳一處挖寶秘境!直擊台中龍井龍目井巷,近期圍起一片熱區,棚架下方有人拿器具敲打挖掘,當地人以為在挖寶,原來,這邊是歷史遺址正進行考古,位置就緊鄰百年歷史三合院土角厝,近期也超夯,儘管老宅部分坍塌,卻也因此形成反差美感,爆紅後陸續有人朝聖。


台中盛傳一處挖寶祕境!在台中龍井的「龍目井巷」,最近圍起一片熱區,棚架下有人拿器具敲打,當地人以為在挖寶,原來,這邊是歷史遺址,正在進行考古。



台中太平番仔路庄 抗議拆遷土角厝


公視新聞 / 黃千容 王龍韜 / 台中報導 〔2021-01-07〕


台中市太平區新光重劃區內的「番仔路庄」,目前還有44戶現居戶。30多位居民及社運團體,上午在面臨拆除的土角厝前掛起白布條,抗議反拆遷。這個佔地兩公頃多的番仔路庄,現住戶只有地上物權,居民表示三代人的記憶都在此,質疑財團取得土地手法有爭議,目前也以聚落特色的名義申請文資保存,希望能保住家園。


高喊口號,又溼又冷的天氣,連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都站出來抗議。李阿嬤從出生就住在這個番仔路庄,一輩子的記憶都在這裡,老了卻要面對失去家園。另一位吳阿嬤,更是擔心到失眠。


「祖先牌位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我在這裡住60多年了。」番仔路庄居民李阿嬤說。


番仔路庄居民吳阿嬤表示,「(土地開發業者)常來找麻煩,老人家也不敢跟人家說什麼,大家都擔心 (半夜)爬起來哭。」


位於台中市太平區新光重劃區的番仔路庄,佔地兩公頃多,還保留數座閩式的百年三合院聚落及百年前的土角厝及竹編建築工法,保有庶民聚落的居住風貎。不過大部分居民早年都是佃戶,只有地上權,無法主張所有權。但他們質疑,土地開發業者用不正當的手法取得土地提出告訴,一審居民敗訴,7日上午台中地院原本要進行履勘,居民誓言要捍衛家園。


番仔路庄自救會會長林秀芬表示,「因為一審輸了,他就要來拆屋,我們這個土地是沒有辦法借錢的,竟然用另外一半的那個人頭去跟銀行借錢,在沒有擔保品之下可以借了4億。」


不過最後台中地院的執行官沒有出現,也沒有進行鑑界及履勘,戒備的警力也撤除。居民把抗議改為聚落導覽。居民指出,台中市區這樣的聚落已經不多,現在也進行文資保存申請,希望能保住家園,留住記憶。


中興大學第二學生餐廳考古遺址已開挖告一段落,人文社會學院老師希望爭取現址保留。(記者喻文玟╱攝影)


興大挖出千年遺址 「蕃仔園文化」爭現地保存 最大特色是有完整的「土角厝」


聯合新聞網/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3-11-24〕


中興大學校園內發現多處史前遺址,校方有意在校內增設「頂橋仔文化展示區」,但人文社會學院老師認為,應現址保存,而不是回填原址,另闢地點展出。其中「學生第二餐廳考古遺址」已完成試掘,最快11月底回填。


協助試掘的科博館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說,興大第二學生餐廳發現文化遺址面積不大,僅70平方公尺,有距今1千至1百年前的人類生活遺跡,最大特色是有完整的「土角厝」,挖掘到最早陶片、瓦片是1000多年前的「蕃仔園文化」。


興大人文社會學院已邀東海建築、暨南大學觀光旅遊學系、台中教育大學文創學程老師會勘,據了解這個土角厝是南屯區楓樹里林姓子孫的祖厝。東海建築系教師凌天認為,興大遺址若能現地保存,是非常稀少的教學場域,面積不大,應可克服保存的難度。 屈慧麗指出,當初校方試掘進行到11月底,目前已完成「搶救保存」,出土文物暫放在科博館,也完成繪圖記錄,沒打算現地保存。


屈慧麗說,興大前身是台中農林學校,校地向農民徵地,早期開發是往上興建,文化層才會一直累積,最早可發現到1000年前的蕃仔園文化。 興大主任秘書陳吉仲說,是否現址保存還要討論,在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的興建地點也挖出「頂橋仔遺址」,各單位都希望現址保存,現還在評估最適合地點與最佳保存方式。


中興大學校園內發現多處史前遺址,校方有意在校內增設「頂橋仔文化展示區」,但人文社會學院老師認為,應現址保存,而不是回填原址,另闢地點展出。其中「學生第二餐廳考古遺址」已完成試掘,最快11月底回填。


埔里鎮梅村社區「齊福船山~嬉遊愛蘭台地」活動,邀請民眾現場製作土角塊,體驗先人的生活智慧。(記者佟振國攝)


做土角塊 愛蘭台地重溫先民生活


自由時報/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2013-10-13〕


做土角塊、挑壁虎蛋、「無某崎」挑水,是南投縣埔里鎮愛蘭台地先民的生活經驗,十二日透過「齊福船山—嬉遊愛蘭台地」活動一一呈現在民眾面前,讓老一輩重溫兒時的生活樂趣,年輕一代體驗長輩生活智慧。


埔里鎮愛蘭台地由愛蘭、鐵山里組成,有梅村、愛蘭、鐵山等社區,遠觀台地形似一艘大船,愛蘭台地也稱為「船山」,東側愛蘭里為「船首」,西側鐵山里是「船尾」,居民昨天首度以「船山」名義舉辦社區文化活動,體驗早期生活。


民眾由老師傅指導製作土角塊,將黏土放在模具中,再以雙手不斷擠壓夯實,曬乾後就能形成建屋土磚,社區至今仍能見到土角厝與土角牆舊址。


早期調皮的孩童還會在土角牆縫中挖尋壁虎蛋為樂,也稱為「仙ㄤ阿蛋」,基於生態保護,昨天則以塑膠珍珠暗藏在土角牆中,讓大小朋友尋寶。


由於愛蘭台地居高臨下,早期台地沒有自來水,社區婦女須走階梯到南烘溪挑水,當地則有「無某崎」,意指愛蘭台地的男人都娶不到老婆,突顯婦女挑水維持家計的辛勞,經過實地體驗,連大男人也汗流浹背,直呼太「操」過。




埔里愛蘭台地三社區(梅村、愛蘭、鐵山)


文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目前愛蘭台地(船山)的行政區雖然分成兩個里──愛蘭里和鐵山里,但有三個社區,分別是:船頭的梅村社區,船身的愛蘭社區,和船尾的鐵山社區,這其實與以前平埔族群的聚落相似。震後二十年來因為社造活動和農村活化運動如火如荼展開,三社區都各有發展,有時也會合作舉辦文化活動。


平埔族群是從清朝道光初年開始陸續遷移到埔里,當時遷來的平埔族群有三十幾社之多,是埔里有史以來最大的移民潮。最先來到愛蘭台地的平埔族群,是豐原一帶的巴宰人,他們建立了「烏牛欄社」。不久,來自東勢的平埔族群在船頭建立了「大瑪璘社」;還有來自潭子的平埔族群在船尾建立了「阿里史社」,這三個社都沿用原居地的名稱,統稱為「烏牛欄三社」。到了日治時期,住在愛蘭台地的居民仍大多是平埔族人,且沿用「烏牛欄三社」社名。跟現在對照,大馬璘社大約在現在的梅村社區,烏牛欄社在愛蘭社區,以上這兩個社區屬於愛蘭里;阿里史社在鐵山社區一帶,屬於現在的鐵山里。



邵族化蕃的住家


埔里熟番的住家


埔里熟番的住家


噶瑪蘭族武暖社的家屋


邵族的住家


邵族的住家


卑南族的住家


阿美族的住家


【新聞稿資料來源】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2,47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