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人眼中的黃金之河立霧溪】十三行文化人東遷花蓮 崇德遺址發現煉鐵、煉金的猴猴人遺跡 老祖先千年尋金之旅〔2009-09-07〕

已更新:2022年12月12日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人眼中的黃金之河立霧溪】十三行文化人東遷花蓮 崇德遺址發現煉鐵、煉金的猴猴人遺跡 老祖先千年尋金之旅


中央社 / 記者劉嘉泰 / 花蓮縣〔2009-09-07〕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進行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考古研究,在崇德等地遺址發現煉鐵、煉金的遺跡,研判台灣北部的十三行文化人不僅為生活東遷,可能也為追尋砂金產地而來。


太管處委託學者進行「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從民國96年起至今已進入第3年的考古研究期程,雖然研究計畫還在進行中,但在期中階段就已有重大發現,研究人員在崇德遺址中發現鐵渣、黃金,證實從台灣北部東遷立霧溪流域的十三行文化人,除生活需要東遷外,追尋砂金應也是東遷的目的之一。


太管處指出,位於台北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年至500年前,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人是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一般認為是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部分族人曾東遷到東部的立霧溪流域。


研究人員在花蓮崇德、布洛灣、竹村、梅園等地挖掘探坑後,在崇德發現的墓葬遺跡中,有兩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是距今約1000多年前,從台灣北部東遷立霧溪流域定居的十三行文化人。


立霧溪擁有砂金,可說是一條黃金之河,太管處指出,從文獻發現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海權國家曾於16、17世紀陸續到立霧溪尋寶找砂金,曾聚居在立霧溪北岸的原住民哆囉滿人也採取過砂金,甚至連漢人都被吸引來探勘過金脈,不過,現在立霧溪劃入國家公園內,依法不得開發採取砂金。


研究人員在崇德遺址挖掘出的文物,經過碳十四年代測定比對後,確認十三行文化人於1200年前,就已在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另外,在布洛灣、梅園、竹村也發現遺址,顯示十三行文化人的足跡已擴及立霧溪中游和支流,而從挖掘出的煉金遺跡研判,已不僅是單純的生活領域擴張,目的應是追尋黃金產地。


太管處指出,十三行文化人東遷立霧溪流域追尋黃金和生活的過程,可說是一部史前人類在台灣東部生活的千年史詩,時間比原住民太魯閣族更早,這項考古的發現將填補史前人類在太魯閣地區活動的歷史。


這項考古研究仍繼續進行中,研究人員於期中階段已解決史前人類這段失落環節的問題,今年更往立霧溪上游探勘,以解決猴猴人(Makqoring)在族群分類上的問題。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崇德遺址墓葬出土遺骸與兩組陪葬品/太管處提供


立霧溪北岸崇德遺址與猴猴人(Makqoring)


「崇德遺址」位於台灣立霧溪北河口河階台地的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太魯閣族語的部落名稱為Tkijig,詞意為大岩石,即早期部落建於大岩石的上方。


崇德村的村落範圍涵蓋南邊的立霧溪到北端的崇德隧道口,南北距離長達兩公里,西依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在海拔21至24公尺的沖積平原上,村落總面積為2.0851平方公里。所謂「崇德遺址」就座落於秀林鄉崇德村的Dgarung(即上崇德),以及其北側的草園中。


早在公元1932年至1937年間,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國分直一等人,先後做過採集調查,發現石器時代之石錘、扁平石器、玉管、陶紡輪、陶偶、素麵陶及印文陶等。因為靠近立霧溪出海口,所以當時稱此遺址為立霧溪溪口遺址。


公元1936年間,日本學者鹿野忠雄和時任花蓮縣考古館館員的王天送先生,繼續對本遺址作調查,發現陶片、小形石器等。


到了1988年7月間,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劉益昌所做的採集調查中,在崇德村落內的文化層斷面,發現印文土器、石器與生態遺物等史前遺物三大類,同時兼有少許近代陶器,後經訪談調查、文獻比對與遺物比較,確認此地即前述日治時期的「立霧溪溪口遺址」。


劉益昌先生並將遺址方位做了清楚描述,即遺物分布於崇德村落台地西南側,海拔約40到55公尺之間,從北側約二百公尺左右鐵路西側田園起,最南到達台地邊緣,西側分布到台九公路以西山腳下,東側與台地邊緣為界,從南到北長約500公尺,東西寬約100-200公尺。劉益昌鑒於目前的立霧溪溪口並非地名,立霧溪沿岸並有多處遺址,為了符合現今行政區域名稱,改稱此地遺址為「崇德遺址」。


1995年5月,在遺址附近的花蓮縣秀林鄉崇德國小師生,曾經前往遺址座落的農地上進行鄉土教學活動,在農地地表上採集到陶片和煉鐵殘留等,該校並在其後持續帶領學生採集隊,採集的文化遺物也日益增加,為了鄉土教學活動的教材參考運用,遂在1995年6月成立鄉土教材館,館內遺物區分為石器、陶片及把手、鐵器與煉鐵殘渣,後來加上當地太魯閣族群的傳統生活文物也在館內展列。


從地表採集和出土遺物來看,本區遺物類型和北部的十三行文化遺物有相似之處,推斷可能有同時代相互往來的關係,而在陶器類型上也與阿美族或噶瑪蘭族的陶器近似,這個部份可以提供為不同文化間的關連比較研究。


在崇德台地發現的墓葬遺蹟中,有兩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距今一千多年前屬在當地生活的族群所遺留;若加上2007年在崇德發現的鐵渣、黃金分析,應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人」,他們東遷的目的就是「尋找砂金」。


從文獻得知,立霧溪在十六、七世紀就被稱為黃金之河,西方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等海權國家,都曾遠來尋找砂金;而曾聚居在Takilis溪(立霧溪)北岸的原住民「哆囉滿人」,也曾經在當地採取沙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台地發現當時人群煉鐵、鍊金的遺蹟,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推估十三行文化人在1200多年前就已經來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從崇德遺址的雙人葬和陪葬陶罐,已經說明這群人的活動範圍已延伸至台灣東部。


另在當地太魯族人祖先口述中,原居於此地的猴猴人(Makqoring),因為族人初期向東海岸移動過程中所造成的威脅,導致其被迫逃向北方遷徙的傳說,猴猴人(Makqoring)與太魯閣族人流傳的矮黑人之間的關連,以及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的猴猴社系統,也一直是崇德遺址調查上的探究之一。


根據日治時期的調查資料,在崇德遺址出土的遺物還有金器、墓葬等,加上崇德遺址範圍廣大,相同的遺址類型甚至深入到秀林鄉秀林村的古魯遺址、秀林鄉富世村的希達崗、布洛灣、西寶、山里、陶塞,以及景美村、銅門村一帶。因此,這一帶的考古調查和維護,持續進行深入探討分析,確有深厚的文化意義與價值。


崇德遺址位於立霧溪出海口左岸河階台地,範圍約8公頃,居住在此地的太魯閣族人希望遺址範圍可以縮小,把影響降到最低。(記者花孟璟翻攝)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開展 太魯閣族人盼縮小遺址範圍


自由時報 /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2009-09-07〕


花蓮縣文化局今在秀林鄉太魯閣族文創園區,為「看見連結時空的壹圓硬幣-崇德考古遺址特展」舉辦開幕活動,展出橫跨1300年來在崇德流轉移動的人類活動軌跡。然因列冊遺址範圍廣達8公頃,當地太魯閣族人盼重新檢討。對此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說,明年起將陸續執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包括地表採集、鑽探等,以重新檢討遺址範圍。


崇德遺址位於立霧溪河口左岸的河階台地,主要位於秀林鄉崇德村上崇德聚落及附近區域,面積約8公頃。由於村民申請興建房舍,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分別在下崇德段834地號等3筆土地,進行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發掘成果今天在秀林鄉「太魯閣族文創園區」展出。


崇德遺址的重要性在哪裡?據中研院劉益昌等人1988年起的考古研究顯示,由於立霧溪出產沙金,在距今約1300年的金屬器時代中晚期,就有「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人群,在此從事冶鐵、淘金及冶金活動,是全台第一個發現有金器的考古遺址,由於遺址發現的陶器,陶土夾沙的成份顯示來自海岸山脈,研判是北部十三行文化、東部靜浦文化間的中介要地。這批人在立霧溪流域活躍長達1000年,活動範圍曾深入到陶賽、甚至托博闊一帶,直到距今約300年原居南投的太魯閣族跨越奇萊主北峰東遷,才逐漸被太魯閣族人取代。經學者鍾國風、林坤佑等審查後,2008年決議將崇德遺址納入列冊追蹤遺址。


崇德遺址特展中復原CT-107考古遺址模型,發掘時間是2018年12月20日,內有6個陪葬用的陶罐。(記者花孟璟攝)


現場導覽的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姚書宇說,其中1079地號共出土7處墓葬,因東部的氣候及環境條件,僅剩部份下肢骨,採「側身屈肢」方式埋葬,頭部後方有陪葬的陶罐,這些出土的陶罐都相對完整,擁有漂亮的紋飾,其他還包括陶片、以及山豬上顎臼齒、山豬獠牙及獼猴等哺乳類牙齒等。她說,這些人與現今在崇德居住的人並無直接關聯,文化上與北部十三行文化較相關。


而崇德遺址除了發掘出史前遺物,還包括台大尹意智考古團隊2016-2019年發掘到的日本時代的瓷杯碎片、「神藥」小藥瓶、國軍1950年代中山裝上的鈕扣、可能為1914年太魯閣戰爭使用的步槍彈殼。


此外,2019年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台大陳有貝團隊發掘出的大量「壹元硬幣」,經過崇德部落口述歷史訪談,發現是太魯閣族晚近以來發展出的「祖靈溝通媒介」,例如巫師Rabay Lowbing說,身體感覺不舒服就是有小鬼阻礙,「丟一塊錢、吐一口水」,祂就離開了。


崇德遺址特展展出考古發掘時所挖出的山豬牙齒,左邊是公山豬的長獠牙,長度有9.9公分,右邊為山豬的上顎臼齒。(記者花孟璟攝)


今天的特展開幕,包括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帖喇.尤道、秀林鄉長王玫瑰、崇德部落會議主席高陳宏明、崇德村長卓明義等都與會關心。對於特展以「壹圓硬幣」作為連結時空的媒介,秀林鄉長王玫瑰也說,她小時候曾看見紋面的阿嬤拿出一元硬幣埋進土裡,因為小時候的她覺得「一元很大耶,可以買很多糖果」,急問阿嬤「妳在幹什麼」?阿嬤回答:「小孩子不要講話,我在和祖先講話」,後來她也看過鄰居長輩這樣做,這次展出結合部落口述歷史,值得肯定。


而考古遺址特展展出的同時,崇德村長卓明義受訪說,當初文化局劃設崇德列冊遺址範圍時,沒有經過部落會議同意,且8公頃範圍實在太大了,希望能縮小,文化局針對遺址對居民生活可能的影響,也應和族人溝通清楚;他也說,希望未來崇德遺址的文物,能夠移回崇德村並成立文物館展出。


對此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說,針對列冊遺址範圍重新檢討,花蓮縣文化局已向文化部申請到350萬元經費,明年起陸續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委託專業考古團隊進行地表採集、鑽探、試掘等等,如有發現文物者列入「蛋黃區」,未發現文物則列為「蛋白區」,評估報告送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會,如審議確認沒有文資價值的區域就會解除遺址編定。江躍辰也強調,由於遺址範圍太大,不可能在1年內全部完成,會逐年進行,評估如何進行及順序等,也會和部落開會討論溝通。


崇德遺址出土的方格紋陶罐,大多仍算完整,經過修復後呈現出史前人類質樸的美感。(記者花孟璟攝)


他強調,針對指定遺址上的土地所有權人,縣府不但每年發給每平方公尺9元的「考古遺址補償金」,1公頃就有9萬元;此外,遺址上的民眾申請蓋房子,文化局也全額負擔試掘費用,屋主不用花一毛錢;如試掘發現有史前遺物,搶救發掘同樣也是縣府全額出資,待所有文物都完成搶救後,土地仍可照樣蓋房子,民眾不會有損失;重點是現有的房屋完全不受影響,即使房屋下方有文物亦採取「現地保存」,除非房子準備拆除重建,或房屋準備擴建,會動到地基須要申請建照,才會需要進行考古試掘、搶救發掘。


秀林鄉長王玫瑰說,她很重視文化資產的價值,也希望文化局重視族人權益,因為族人不了解「土地和房子下面發生什麼事」。她說,謝謝文化局有把部落的聲音聽進去,考古發掘過程中,也感謝代表會主席等共同排解爭議。王玫瑰強調,希望遺址重新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的同時,也要和族人達成共識,該列冊保護就保護,該檢討就要檢討。


崇德遺址出產為數不少的陶片,花紋繁複,從圓雷紋、條紋、長方格印紋等都有。(記者花孟璟攝)


崇德遺址特展今天開幕,包括文化局長江躍辰(後排右五)、秀林鄉長王玫瑰(後排右六)、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帖喇.尤道(後排左三)等多位貴賓都出席。(記者花孟璟攝)


花蓮縣文化局昨在秀林鄉太魯閣文創園區展出崇德遺址考古發掘特展,現場呈現2018年12月發掘的CT-107考古遺址復原模型。(記者花孟璟攝)


崇德遺址特展展場內,也把5個考古遺址進行3D建模,透過掃描QR-CODE就可重回考古發掘現場,而在搶救發掘完成後,地主也已經進行房舍施工。(記者花孟璟攝)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系列-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4,763 次查看0 則留言

Bình luậ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