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美文化】蘭嶼高中建校舍 意外挖到史前遺址 發現大量甕片(甕棺葬) Lobusbussan文化可能為蘭嶼達悟族的祖先
TITV 原視新聞〔2016-06-16〕
蘭嶼高中日前進行校舍興建工程,意外挖到零星甕片,考量蘭嶼甕棺葬文化研究,整修工程緊急停工,縣府委派專家勘驗後,認為該工程區文化層早已被數次破壞,但肯定是史前遺址。
陶片跟菲律賓巴丹有無直接關聯?專家認為以目前考古資料來看,還有待商榷。 不過蘭嶼甕館葬習俗文化是否跟蘭嶼島上達悟族跟雅美族有關連?有在地文史工作者持懷疑態度。
蘭嶼高中明白校區以前是墓葬之處,早年興建校舍就有發現過大量甕片,成為蘭嶼甕棺葬文化的出土處之一,隨著時代快速變遷,從甕棺葬文化演變到土葬文化,蘭嶼早期有無甕棺葬文化,是否為達悟族跟雅美族文化遺址?還需要再釐清調查。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Lobusbussan文化」又稱「雅美文化」(甕棺葬文化)
Lobusbussan文化,又稱雅美文化,是位於臺灣東部外島蘭嶼與綠島的鐵器時代史前文化,最早於1930年代由鹿野忠雄發掘紀錄。此文化以出土甕棺與褐色素面的夾砂陶為特色,其中甕棺中有人骨出土,經碳十四定年法年代為八世紀至九世紀,可能與菲律賓最北方的巴丹群島與巴布煙群島有關。目前蘭嶼已有多處此文化的遺址出土,包括位於紅頭村的Lobusbussan遺址(由美國人類學家尹因印發表)、Rukavgiran遺址(由德國人類學家鮑克蘭發表)與位於椰油村蘭嶼國中的Rusarusol遺址(亦由鮑克蘭發表)等,另外綠島的中寮遺址也被認為屬於此文化。
1930年代,鹿野忠雄於蘭嶼紅頭社發現內有人骨遺骸、以平底盆為蓋的甕棺,並於1941年於《人類學雜誌》發表〈紅頭嶼發見の甕棺 東南亞細亞甕棺埋葬に關する考案〉一文。1972年,德國人類學家鮑克蘭(Inez de Beauclair)發表了兩處遺址,一為椰油村的Rusarsol遺址,為1968年蘭嶼國中興建過程中,工人挖掘出甕棺之處;一為紅頭村的Rukavgiran遺址,為軍方勵德管訓隊挖掘水塘時發現。前者出土的甕棺為一陶器的上半部,鮑氏推測此甕棺可能是由陶器對切製成,將屍體置於陶器的下半部後,將上半部蓋上封存,並提及婆羅洲的柏拉灣族(Berawan)亦有採用這種對切甕棺。除甕棺外,兩遺址亦有若干玻璃珠、金飾與中國製的上釉瓷器出土,惟因位於甕棺之外而無法確定其與甕棺的關連。後來還有其他學者至Rusarsol遺址考察,發現四件疑似為甕棺的陶罐,內有玉飾、玻璃珠、高麗青瓷碎片與疑似為人齒的遺物。
197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尹因印(Richard Stamps)於紅頭村一處當地人稱為Lo-bus-bus-san的地點發現五具甕棺,其中三具已被道路工程破壞,但當地工人表示三具中的一具出土時內部仍有人骨。尚存的兩具甕棺皆是由兩件陶罐組成,陶罐內部粗糙、外部平滑,表面約略呈橘色,底部為圓弧形,其中一件倒置於另一件之上以相互扣合,與菲律賓北部巴布煙群島出土的甕棺十分相似。兩具甕棺中,有一具內發現了一件貝器與291枚人骨,據人骨擺放位置判斷下葬時姿勢為屈肢,且人骨經碳十四定年法結果顯示其年代約為西元780年左右。
蘭嶼國中旁的溝渠工程也有甕棺出土,內含人骨與近200顆橘色玻璃珠,人骨經定年結果顯示年代約為西元815年。另外鄰近的綠島中寮遺址亦有一件甕棺出土,還有其他幾處遺址出土了數件器物,被認為也是屬於Lobusbussan文化的遺址。
考古學家劉益昌將上述以甕棺葬與素面陶器為特徵的遺址歸類為「Lobusbussan文化」,而臧振華則稱其為「雅美文化」,與卑南文化和東部繩紋紅陶文化同為蘭嶼的史前文化類型,其中Lobusbussan文化的時間可能晚於另外兩者。
Lobusbussan文化出土的陶器多為夾有火成岩風化顆粒的褐色素面夾砂陶,開口多為侈口且邊緣常有帶狀花紋,與臺灣本島出土的陶器形制相當不同;出土的飾物有多種玻璃飾品、金飾和玉器,其中以「雙獸形耳飾」最為特別。此文化出土的甕棺有多種(鹿野忠雄所見以平地盆為蓋者、鮑克蘭所見對切陶器扣合者與尹因印所見兩件陶罐扣合者等),可能反映菲律賓北方諸島居民多次移入蘭嶼。劉益昌認為Lobusbussan文化可能為蘭嶼達悟族的祖先。
以下為蘭嶼屬於Lobusbussan文化的考古遺址:
Jiranweina:位於紅頭村東南側,出土夾砂陶片與石器。
Jimagailaowud:位於蘭嶼國小右側,出土夾砂陶片與石器。
Jimasik:位於紅頭村東側,出土夾砂陶片。
Rukavgiran:位於紅頭村東側,原屬軍方勵德管訓隊用地,鮑克蘭於1972年發表此處有甕棺出土。
Dorikriyaranom:位於紅頭村西側,出土多種陶片,亦包含卑南文化與東部繩紋紅陶文化的遺跡。
Lobusbussan:位於紅頭村與漁人部落間,尹因印於1980年發表此處有甕棺出土。
Iratai:位於漁人部落,出土夾砂陶片。
蘭嶼機場遺址:位於蘭嶼機場西北側,出土夾砂陶片,亦包含卑南文化的遺跡。
虎頭坡遺址:位於蘭嶼機場西北側,出土夾砂陶片。
Samurguan:位於椰油國小西北側,出土夾砂陶片與石器。
Rusarusol:位於蘭嶼國中,鮑克蘭於1972年發表此處有甕棺出土。
Jikanyuan:位於朗島村西側,出土夾砂陶片。
Limawawa:位於朗島舊社東側,出土夾砂陶片與石器。
Jidalan:位於朗島村東側,出土夾砂陶片。
Jiminini:位於東清村東北側,出土夾砂陶片。
情人洞遺址:位於東清村北側,出土夾砂陶片,亦包含卑南文化與東部繩紋紅陶文化的遺跡。
Iranuiruk:位於東清村後方,出土夾砂陶片。
Jilaquabunun:位於野銀部落東南側,出土夾砂陶片。
Jisumalap:位於野銀部落東南側,出土夾砂陶片。
圖片說明:出土於南科右先方遺址的甕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歷史文物陳列館)
台灣考古遺址中「甕棺葬文化」 回到母親的懷抱(文物館週記076)
文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歷史文物陳列館
東南亞一帶的史前文化曾盛行以陶甕為棺具的埋葬習俗。臺灣東海岸及綠島、蘭嶼都曾發現甕棺葬的遺址。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右先方遺址」在試掘及搶救發掘時發現了五十具墓葬,其中就有六具是「甕棺」。這些甕棺的底部常被打破,埋葬時將遺骸從底部放入,再用殘破的陶罐或圈足將底部扣合,罐口也常用盆形器或圈足扣合。從遺骸可判斷這些甕棺是用來埋葬嬰兒的葬具。
南科發現的甕棺,除右先方遺址,還有北三舍遺址、三抱竹遺址、五間厝北遺址、五間厝南遺址等都發現埋葬嬰幼兒的甕棺。這些遺址屬於牛稠子文化(距今約3800-3300年)及大湖文化(距今約3300-2000年)。所出土的甕棺器型和尺寸並不完全相同。
文物館展示的甕棺(上圖),即出土於南科右先方遺址,甕棺底部亦如其他甕棺一樣,特意打破。棺內幼兒年齡較大,約為兩歲左右,故其遺骸保留較其他幼兒墓更為完整(下圖),猶如回到母親的懷抱。
有的研究者認爲甕棺是死者轉生前的模擬子宮,即回到母親的身體,得以重生。姑不論此說是否言之成理,但將早夭的嬰幼兒置於甕棺,而不是直接埋入土中,顯然有特別的意義。
圖片說明:甕棺內的嬰兒(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歷史文物陳列館)
【新聞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系列–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