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台東有史前遺址巨石陣?媲美英國巨石陣、復活島摩艾石像 台灣的「巨石文化」(麒麟文化) 古南島文明中「石生神話」的精神內涵

已更新:2022年12月13日


都蘭農地的「巨石陣」原來是怪手司機整地創意。(記者黃明堂攝)


台東有史前遺址巨石陣?媲美英國巨石陣、復活島摩艾石像 台灣的「巨石文化」(麒麟文化) 古南島文明中「石生神話」的精神內涵


自由時報 / 記者黃明堂/台北報導〔2016-03-31〕


台東有史前遺址巨石陣? 20年前堆的啦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糖廠附近一處農地,被人發現聚集直立式堆疊巨石,形似英國的「巨石陣」,照片網路瘋傳。都蘭國中校長卓世宏表示,其實這是他20多年前為岳母家整地時,怪手司機堆的,只是好玩搞創意!考古專家昨天下午到現場勘察,確認非史前遺址。


台灣也出現形似英國著名的史前遺址「巨石陣」?


「是我請怪手司機堆的啦!」都蘭國中校長卓世宏說,20多年前他從台北到台東當老師,岳母家族的土地要整地,他到場監工,怪手司機突發奇想把幾顆大石堆疊起來。這個「巨石陣」長期隱沒在草叢中,今年1月,他帶學生到此處露營整地,才讓「巨石陣」重現,沒想到引起誤會。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文章整理 / 阿墨斯


台灣的「巨石文化」(麒麟文化) 是古南島文明中「石生神話」的精神內涵



麒麟文化是臺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之一,距今約3500年到2000年前,分布於花蓮縣新社到臺東縣都蘭之間的東海岸地區。生活型態以農業為重心,以山田燒墾方式種植穀類作物,由於農業技術進步,土地贍養力大增,因此人口增加很多。1926年由森丑之助辨認,鹿野忠雄在1929年稱其為「巨石文化」,但當時的巨石文化涵蓋了今天所稱的麒麟文化及卑南文化。


1976年宋文薰提出將以臺東縣成功鎮麒麟遺址為代表的麒麟文化與以臺東市卑南遺址為代表的卑南文化分開的主張。目前學術界對於麒麟文化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麒麟文化是一種單一文化,另一說法則認為是卑南文化的地方性類型。 麒麟文化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海岸的臺地上,主要遺址有花蓮縣新社遺址、貓公遺址、富世遺址、Satokoay (舞鶴)遺址與臺東縣的泰源遺址、大馬第一遺址與都蘭遺址,而該文化的陶器以夾安山岩顆粒的紅色素麵陶為主,石器與卑南文化相似,此外該文化還有許多大型的單石、石輪、岩棺與石壁等巨大石造物。



掃叭石柱 掃叭石柱又叫掃只石柱、舞鶴石柱,是台灣一處考古遺址,位於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緊鄰花東公路(台九線)旁。 掃叭石柱有兩根,兩根石柱各長575公分、339公分,各重10.6噸及12.3噸,原本一根橫躺,另一根則是豎立,現今掃叭石柱呈現兩根是豎立狀況,導致原貌遭受人為破壞與保存不力狀況下,難以提供考古,形成一道難解謎題。 在臺灣日治時期就開始被稱作「掃叭」,鳥居龍藏對這處遺址的年代歸類為巨石文化,是目前東部地區所存最大遺石。現今臺灣的考古學界則是認為掃叭遺址是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約有三千多年,最主要的文化相是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其中掃叭遺址即屬卑南文化的一支,有一個南北長約六百公尺,東西寬約四百公尺的遺址。


卑南遺址月形石柱(日本人類學者鳥居龍藏石柱前拍攝)




都蘭遺址




公埔遺址



新社岩棺



長光岩棺



豐濱宮下石棺遺址



宮下岩棺



和平部落 出土石棺



白守蓮岩棺



富士遺址



忠勇部落單石遺址



忠勇部落石輪



忠勇部落遺址


上里遺址



紅葉山區巨石文化遺址



光復太巴塱遺址



台東東河泰源單石遺址



泰源遺址旁的石頭公廟



七星山凱達格蘭遺址



七星山金字塔



魯凱族萬山岩雕




泰雅族的聖石



台東八仙洞遺址



澎湖海底的虎井沉城





日本琉球的齋場御嶽(2000年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文獻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16,53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