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彰化大城台西「拜溪王」】濁水溪沿岸二水、北斗、溪州、雲林二崙等地 超過百年傳統特有祭祀習俗恐消逝 盼保存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2017-09-11〕

已更新:2022年6月17日



許震唐用影像記錄28年前,濁水溪河堤未整治水泥護堤,台西村民家家戶戶挑著扁擔,沿著土堤走下,祭拜溪王。(圖:許震唐提供)



【彰化大城台西「拜溪王」】濁水溪沿岸二水、北斗、溪州、雲林二崙等地 超過百年傳統特有祭祀習俗恐消逝 盼保存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


自由時報 /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2017-09-11〕


農曆7月是中元普度的日子,但在彰化縣大城鄉緊鄰濁水溪出海口的台西村,也是每年一度祭拜「溪王」的日子,相傳早年濁水溪逢大雨,河堤易竄道,到處淹水成災,沿岸居民為了祈求平安,每到中元節隔日,就有祭溪王習俗。但這項百年傳統卻隨著人口沒落逐漸式微,台西村民許震唐用影像記錄,擔憂再無年輕人接棒,百年傳統恐會消失。


濁水溪是全台最長河流,但濁水溪黑泥淤積河床,容易因大雨造成氾濫,沿岸的彰化二水、北斗、溪州、雲林二崙等地居民都飽受洪患之苦,為求平安開始有拜溪神的習俗,據傳大正9年(1920年)一場颱風讓濁水溪位在大城鄉的出海口潰堤,洪水淹漫台西村,村民生命財產岌岌可危,當地信仰顯榮宮主祀五府千歲顯靈,化身乩童扛著武轎跳到濁水溪與溪王協調,最後乩童體力不支被沖上岸,但洪水也就此散去,依此每年農曆7月16日,成為拜溪王的日子。


台西村前村長75歲的許奕結指出,從孩堤時代就有印象跟著爸爸媽媽到濁水溪邊祭拜溪王,大人挑著扁擔、吊籃裡頭裝著三牲、肉粽,小孩則手捧紅龜粿走到濁水溪河床拜溪王,拜完溪王也會再燒銀紙祭祀濁水溪的孤魂野鬼,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


許奕結說,60年代擔任村長,當時大城西瓜全國有名,每當中元節後家家戶戶都會來拜溪王感謝豐收,祭拜隊伍可達300公尺最少1000人,可是六輕來後,當地人民生命財產都被影響,人口加速流失,只剩老人獨守家園,近年拜溪王人口不再超過百人,甚至不再見到年輕人,擔心這近百年的習俗將消逝。


「每一年中元一定要拜溪王,這樣颱風來才不會淹大水」,許震唐表示,這句話言猶在耳,因此每年都會抽空參加,也透過影像記錄,讓每個台西村人甚者國人,能看到彰化最偏遠角落裡,最重要的一場習俗。對於未來已著手規劃,讓「拜溪王」成為一種慶典,甚至讓更多人來參與。



28年前,濁水溪河堤未整治水泥護堤,家家戶戶挑著扁擔,坐在土堤等待準備祭拜溪王。(圖:許震唐提供)


許震唐用影像記錄,乩童扛著武轎請神、拜溪王的過程。(圖:許震唐提供)


台西村民每到農曆7月16日,就會挑著吊籃裝供品,到濁水溪河床拜「溪王」(圖:許震唐提供)


台西村民挑著扁擔,到濁水溪河床拜「溪王」的習俗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圖:許震唐提供)


小孩提著金銀紙,走上濁水溪堤防,跟著長輩拜溪王。(圖:許震唐提供)


村民跟著乩童,一起走到濁水溪河床拜溪王。(圖:許震唐提供)


台西村民端起紙錢走下河堤,燒給好兄弟,祈求平安。(記者陳冠備攝)


濁水溪特有習俗 中元節後準時拜溪王


自由時報 /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2018-08-26〕


農曆七月最重要的就是中元普渡,但是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卻要準備2份供品,原來隔日還要到到濁水溪上「拜溪王」,相傳早年濁水溪經常潰堤成災,緊鄰出海口的台西村為求平安,在每年農曆7月16日舉辦「拜溪王」習俗,一拜就是99年,成為濁水溪沿岸特有祭祀文化。彰化縣文化局今年也派人訪視記錄,希望能保存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的一部分。


濁水溪早年未有完善治水工程,沿岸的彰化二水至大城鄉居民常飽受洪患之苦,據傳1920年農曆7月16日,一場颱風過境,濁水溪暴漲又遇上海水倒灌,溪水、海水衝破堤防,頓時淹漫台西村,村民生命受威脅,當地信仰顯榮宮主祀五府千歲顯靈,化身乩童扛著武轎跳到濁水溪與溪王協調,最後乩童體力不支被沖上岸,但洪水也就此散去,因此每年中元節後隔日,成為拜溪王的日子。


台西村前村長許奕結表示,溪王在當地有許多傳說,相傳30多年前有村民要從雲林過溪回家,卻遇濁水溪暴漲,突然有兩盞明燈出現,提燈人表示跟著燈走,過溪後,燈不見了,回頭看水位依然高漲,村民認為是溪王保佑。


今日是拜溪王日子,可是彰化一早就烏雲密布,村民擔心下雨延後,幸好中午後天氣放晴,村民們挑著扁擔、吊籃,裡頭裝滿三牲、肉粽、水果等供品,小孩就幫忙提紙錢,一起到濁水溪下海墘7號堤防道路口拜溪王,隨著乩童起乩,揮舞神器請示溪王後,再燒銀紙祭祀濁水溪的孤魂野鬼,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儀式才告一段落。


台西村民許震唐說,以前祭拜隊伍可達300公尺最少1000人,可惜近年因為人口老化與當地污染問題,人口流失不少,祭拜的人越來越少,擔心這近百年的習俗將消逝,所以年年來記錄,希望保留文化精髓。


對此文化局局長陳文彬表示,大城台西村「拜溪王」,另外隔壁公館村也有「拜溪邊」文化,都是彰化罕有的自發性祭祀習俗,文化局有意規劃為無形文化資產,今日特別派人訪視記錄,對於未來發展,一切尊重當地文化,以在地自主為主。


台西村民準備豐盛供品在擺在河堤上,對著濁水溪遙拜溪王。(記者陳冠備攝)


台西村民挑著扁擔,裝滿供品到濁水溪河床拜溪王。(記者陳冠備攝)


村民看天氣放晴,鞋子來不及穿,就端著供品上堤防,準備祭拜。(記者陳冠備攝)


一根根扁擔是台西村溪王祭的印記。(記者陳冠備攝)


乩童揮舞神器,帶領眾人走入濁水溪河堤,祈求平安順利。(記者陳冠備攝)


乩童揮舞神器,在紙錢堆前與溪王協調,為台西村民祈福。(記者陳冠備攝)


乩童與溪王協調後,氣力放盡退駕,由眾人攙扶。(記者陳冠備攝)



彰化溪州大庄村大庄拜溪墘


文 / 濁水溪文化記憶庫


大庄村早年由先至本區開發的鄭氏先人,邀請同為來自福建同安之彭氏祖先共同開發,其中鄭氏先人居住於現今「大庄村」中。大庄村原名「下水埔」,因昔日濁水溪堤防未建築之前,溪水經常氾濫,淤積成大片窪地泥澤,而臺語將平坦而廣闊的地方叫做 pɔ,一般使用「埔」字記錄 pɔ 這個詞,故名「下水埔」。濁水溪堤防築成後,使該地免受水患之苦,兼之沖積的土壤肥沃,居民移入,以農業為生,逐漸成為溪州鄉最大庄頭,更名「大庄」。


傳統務農為生的大庄村,同樣有著溪州祭祀河川的傳統。農曆的七月十四日便是大庄村一年一度「拜溪墘」的日子。當天早上約莫十點,已有許多村民聚集在大庄開天宮前的下水埔堤防上,大夥分頭將廟方準備的供品整齊地擺放在供桌上;期間也有不少提著自己準備的供品籃子的村民陸續到來。據當地居民表示,過去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直接將供品擺在岸邊,朝向濁水溪祭拜,為的便是撫慰那些葬身於溪水中的好兄弟與好姊妹,讓祂們在農曆七月時得以溫飽。


開天宮主辦的祭祀儀式在下午一點開香,眾人向觀世音菩薩祭拜後,村民陸續返回,部分或留在開天宮等候化金;三點半左右村民陸續回到下水埔堤防,於堤防上統一化金,同時廟方人員會唱名今年參與拜溪墘之民眾名單,唱名後將名單一併焚燒。整個儀式於四點左右結束,村民將供品帶回,結束這一年一度的重要祭祀大事。



雲林二崙深坑社區 每年舉行拜溪王活動


公視新聞 / 王威雄 / 雲林報導〔2020-10-10〕


雲林二崙深坑社區,因為鄰近溪邊,古早常遇到大水造成災損,後來當地舉辦拜溪王活動,祈求溪王保庇甲呼農民種出好作物,而現在溪王祭也持續舉辦,傳送保護河川生態理念


過去這條新虎尾溪溪水氾濫,常造成住雲林二崙深坑社區民眾生命財產損失,為了祈求平安,村落請一位法師作法,並安置了一座「石敢當」防水、消災,每一年舉辦拜溪王祭典。


二崙深坑觀音佛祖廟主委廖慶杰表示,「我們的耕作都在新虎尾溪南邊,所以都要遼溪。遼溪的時候水大,我們又要搶收農作物,我們腳沒站穩就會流走,所以都會祈求觀音媽和溪王來保佑我們遼溪順利,農作物都可以收成回來。」


當地民眾就說,過去這條溪沒堤防,後來新虎尾溪堤防完工後,在每年農曆七月半、過年前都會祭拜溪王,漸漸就沒再發生河堤改道和水災。從民國100年納入詔安客家文化節,選在中秋過後舉辦拜溪王,要能讓更多民眾了解整個起源。


「祭拜說不要水災,然後保佑大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三和國小學生說。


二崙鄉長鍾福助表示,「石敢當放置後,後來就風調雨順,就沒有再發生水災。所以從百年來,他們村落的人,每年都會來這裡來祭拜石敢當。」


當地鄉長也說,這條新虎尾溪是詔安客家人母河,過去當地人都是靠它來灌溉發展農業,但近年來卻受到污染,也希望藉由溪王祭的感念,傳遞保護河川生態觀念。


二崙鄉深坑居民準備水果牲禮祭拜溪王,感謝庇佑安全。(記者林國賢攝)


祈佑河水不氾濫 雲林二崙百年「溪王祭」登場


自由時報 / 記者林國賢/雲林報導〔2020-10-10〕


雲林縣二崙鄉深坑社區今天舉「溪王祭」,眾人虔誠祭天、祭地、祭水神,祈求庇佑新虎尾溪河水不氾濫,二崙鄉長鍾福助表示,這項祭典已延續百年以上,傳遞敬天惜福精神。


雲林縣長張麗善、立委劉建國、議員李明哲、廖偉晴、游淑雲等人與上百位居手持清香,準備水果、牲禮祭拜觀音佛祖、溪王,並安排布袋戲等表演謝神。


鍾福助表示,深坑「溪王祭」已延續超過百年,早年居民耕作土地都在新虎尾溪南,居民必須涉水過溪才能耕作,地方設置石敢當擋「水劍」,祈求庇佑河水不氾濫,先民每年中秋時節烹煮豐盛菜飯以扁擔挑至溪畔祭祀溪王,誠心祭拜溪王,延續至今。


張麗善表示,溪王祭除祈求與感謝溪王保佑村民平安渡河及溪水哺育土地物產之情,同時傳遞保護河川生態理念。


二崙鄉深坑社區溪王祭,傳遞敬天惜福。(記者林國賢攝)


【新聞稿資料來源】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二水漫遊小旅行-東螺田野工作室】📣





2,58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