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新化聖公媽廟 早期原是石塊堆砌而成的小廟 供奉西拉雅平埔族人的阿立祖和石頭觀音
民進新聞 / 記者蔡金旺 / 台南報導〔2013-10-03〕
小廟立於荒郊野外,供奉的神明除西拉雅平埔族人的阿立祖和石頭自然風化而成的石觀音,正好為在新化大坑步道據高點,平時除有健行者祈求平安,更是當地人信仰中心之一,而香火鼎盛,因而應驗古時傳頌至今「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新化區從虎頭埤風景區為起點的南169線道,再經左鎮區、南化區、玉井區及楠西區,沿途雖然大小廟林立,比較知名的有道教、佛教、基督教、一貫道,還有神壇、阿立祖小廟及不知名的修道院,經統計約有上千間。
在這條有「宗教路」稱呼的南169線道旁,在位於新化大坑步道據高點有一間小廟聖公媽廟,廟內除供奉有主神土地公,但在左邊還擺放有一個花瓶,象徵代表西拉雅平埔族人的阿立祖神位,另,在右邊最特別是供奉一尊由石頭自然風化形成,被當地人崇敬有加的石頭觀音。
據當地住民指出,從南169線道為起點,由北邊往斜向坡上行的新化大坑步道,位於步道據高點地名為「崩埤崎」,因為視野佳,如果眺望東西南北,就能將數公里遠的山光美景,盡收眼廉,而被視為好地理,當地人特別在現場興建一間小廟聖公媽廟,作為平時祈求平安和心靈寄託所在。
聖公媽廟最特殊是,原為台灣早期住民西拉雅平埔族人所供奉的阿立祖神位,但在漢人進入開發後,將原只利用大石塊堆砌而成的小廟,只能容下代表阿立祖神的花瓶,改建成約7公尺高小廟,又增供一尊被民間流傳具有庇護平安的土地公,但不知何時又被請入一尊,由一塊小石頭自然風化形成的石頭觀音。
聖公媽廟的石頭觀音,雖然高約3公分左右,因為長期遭受風雨侵蝕,外觀狀似有頭有身,在頸部處還自然出現一條環繞頸部的項鍊,這座山峰小廟雖然廟小,如逢有惡劣氣候,也成為途經健行者避風雨的好地方,所以知名度不亞於大寺廟。
【新聞稿資料來源】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