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台灣與索羅門跨國合作 打造阿美族百年前「古帆船」 重現南島語族海上遷徙航海文化 〔2017-09-01〕

已更新:2021年6月28日



古帆船下水前,台、索工匠們做最後調整與確認。(記者張存薇攝)



台灣與索羅門跨國合作 打造阿美族百年前「古帆船」 重現南島語族海上遷徙航海文化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2017-09-01〕


阿美族船身、索羅門船帆


重建東海岸阿美族航海文化,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阿美族馬蘭部落聯盟與索羅門群島團隊合作,打造阿美族竹筏船身、索羅門編製林投葉船帆,在阿美族人及索羅門匠師祈福下,昨天下午五時順利在活水湖下水揚帆,為重現四千多年前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旅程跨出一大步。


台東南島社大發展協會總幹事劉烱錫指出,二○○三年開始推動東海岸竹筏航海文化,之後發現馬蘭部落、甚至東海岸各部落都曾有帆船紀錄,而台灣各地一百年前與菲律賓、越南在五、六十年前仍有竹製船身、四方形帆的帆船文化,和史前南島語族海上遷徙有了連結。


他進一步說,根據中研院人類學家劉益昌研究,四千多年前東海岸都蘭灣、菲律賓呂宋島有相同形制的玉器,顯示古代台灣的南島人可能搭帆船順著季風傳播至其他地區。



台、索跨國合作,打造阿美族古帆船,昨天順利下水。(記者張存薇攝)


120年前消失 2年前試作不成


馬蘭部落聯盟執行長羅福慶指出,曾訪談耆老,確定馬蘭部落曾有帆船漁團,日治時代初期受海禁限制,因此約一百廿年前帆船即消失,兩年前南島社大也曾嘗試製作阿美族帆船,但當時使用的林投葉太薄、鹿皮又太硬,船帆製作並不順利。


索國工匠 成功打造船帆


南島社大這次邀請索羅門Taumako航海文化重建主持人Simon Scalopuka帶領,先把兩年前製作的竹筏減重,再以索羅門同樣使用的「黃藤」綁繩,船帆部分,則由索羅門工匠帶來當地較厚的林投葉編織而成,再用椰子殼纖維搓繩固定,完成了倒梯形的船帆。


這艘台、索合作的防古帆船昨天下午在部落長老、索羅門工匠祈福後,順利下水出航,雖然下著雨、風力也不強,但看著竹筏順利航行,大家都忍不住激動。劉烱錫表示,會再調整船筏結構,並加以練習,也會再向索羅門學習看星象、海流等軟體技術,希望能讓仿古帆船能順利航向外海。


台、索跨國合作,打造阿美族古帆船,昨天順利下水。(記者張存薇攝)


半划半拖 阿美族馬蘭部落古帆船首航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2017-09-06〕


阿美族馬蘭部落與索羅門群島團隊合作的阿美族竹筏昨天下海首航,因風向預判誤差,加上浪大,半划半由機動膠筏拖行,從太麻里三和海濱公園航抵台東市海濱公園。


索羅門群島匠師協助


馬蘭部落在一百多年前曾有帆船漁團,在南島社區大學、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等單位的協助下,二○一四年開始打造古帆船,並由索羅門群島的匠師協助製造船帆,日前於活水湖試划成功,昨正式下海。


原本的航行計畫是九月六日從太麻里三和海濱公園划到台東市海濱公園,全程約廿公里,但因為氣象預報外海恐有颱風形成,臨時提前到五日,由阿美族及索羅門各兩人擔任水手。


台東市馬蘭部落阿美族打造古帆船,昨天完成海洋首航。(記者黃明堂攝)


風向預判失準 向北改向南划


事前海面風向預判是吹南風,船隊上午十一點從三和要發,卻發現吹北風,向北划遇上逆風,根本不可行,因此,改為向南划一小段後,由機動膠筏拖行到卑南溪口,再由人力往南划一小段抵海濱公園,全程約兩小時。


索羅門匠師評論這趟航程說,這艘船做的還可以,但在地人的海象經驗還不夠,整體而言,「還有待磨練」!


【新聞稿資料來源】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2,56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