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埋地半世紀 日治東洋第一大廠嘉義製材所 動力機具地下遺構重新出土 盼阿里山林業文化資產 登錄世界文化遺產〔2017-03-10〕 

已更新:2022年12月6日



原嘉義製材所機具工廠地層下發現的「動力機具」遺構。(記者丁偉杰攝)



埋地半世紀 日治東洋第一大廠嘉義製材所 動力機具地下遺構重新出土 盼阿里山林業文化資產 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自由時報 / 記者丁偉杰/嘉市報導〔2017-03-10〕


嘉義林管處執行阿里山林業村歷史建築再利用及修復工程,在原嘉義製材所機具工廠地層下發現「動力機具」遺構,嘉市文化局昨召開文資審議委員會,除將遺構納入歷史建築範圍,進行全區原地保留,林管處也著手遺構調查研究,讓嘉義林業及木材業發展歷史脈絡更詳盡。


納歷史建築全區原地保留


文化局文資科長顧美玲表示,原嘉義製材所是日治時期營林製材所相關的建築群,由前棟辦公室、機具工廠、動力室、煤料貯存庫、乾燥庫房所組成;這次發現「動力機具」遺構,再次證實原嘉義製材所在日治時期號稱「東洋第一大廠」美名,彰顯昔日嘉義林木業的蓬勃發展。


日治東洋第一大廠的遺構


林管處作業課技正洪淑霞說,這個遺構規模,溝長約四十九公尺,溝寬約十五公尺,深約二公尺,委託執行團隊比對日治時期昭和十七年(公元一九四二年)、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接收時的地下機具建築平面圖,與出土現況吻合。


洪淑霞表示,初判為民國五十二年,阿里山區停止林木砍伐後,將機具遷移並將地面鋪平,以致後人未發現此地下動力設備,初勘有日治時期鋸材機座、馬達、輸送材車、木屑軌道等,執行團隊將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調查研究。


林管處去年十二月十一日委外進行修復工程,工期一百八十個日曆天,開工後即發現此遺構,因而停工,進行遺構開挖,昨經嘉市文資審議委員會納入歷史建築範圍,後續將納入活化再利用工程計畫審查。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嘉義製材所在日治時代有「東洋第一」美名,吊運阿里山原木的起重機「天車」,連日本親王來台都要去參觀。製材所三年前整修時發現地下動力設備遺構 (圖/江俊亮),由林鐵文資處保留遺構原貌,今年開放作為教育展示之用。


「東洋第一」嘉義製材所 地下動力遺構


人間福報 / 記者江俊亮 / 嘉義報導〔2019-12-20〕


嘉義製材所在日治時代有「東洋第一」美名,吊運阿里山原木的起重機「天車」,連日本親王來台都要去參觀。製材所三年前整修時發現地下動力設備遺構 ,由林鐵文資處保留遺構原貌,今年開放作為教育展示之用。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林鐵及文資處)表示,嘉義製材所於一九一四年啟用,是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轄下占地最廣的木材產業園區,當時採用歐美最先進設備,產程近乎全自動化,擁有「東洋第一」美譽。


因日本就戰敗投降,由國民政府接收營運的嘉義製材所,一九六五年製材單位相繼裁撤,嘉義製材所走入歷史,自此荒廢了半個世紀。政府為了保存文化資產,於二○一六年整修製材所,承包商依據一九四五年繪製的製材所內部配置圖,得知製材所有「地下動力設備」,於是以金屬探勘、人工試掘之後,果然在地下二米深的地方,挖掘出被遺忘半世紀的地下動力遺構。


「底藏~嘉義製材所文化瑰寶的推手」


掩埋半世紀 嘉義製材所地下遺構重現


台灣好新聞 / 記者蕭碧月、張朝福/嘉義報導〔2018-05-01〕


1913年興建完成的嘉義製材所, 在阿里山林業開發中扮演木材集散及加工地重要角色, 第一代嘉義製材工場1941年地震損毀,1942年於基地東北方 興建了大跨距木構造製材工場。2016年4月完成整修, 12月賡續再利用工程,於開工整備時,依據1945年繪製內部配 置圖的數條虛線、現場地板龜裂,及文獻記載「 木造平屋建地下動力設備」,大膽假設地底下應有掩埋遺構, 進行金屬探勘、人工試掘,果然發現極其珍貴的林業文化遺址, 讓底藏半世紀的地下動力遺構重現,觸發阿里山林業文化新時代。 嘉義林管處黃處長妙修表示, 承商崇暉營造公司負責人黃聿暉先生發現文獻與現地不符, 經試掘後第一時間,沒有考慮工程可能無限期停工, 勇於向本處揭露新事證,並接下後續調查研究工作, 以鍥而不捨及嚴謹態度,積極協助機關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工作, 對於嘉義製材所1942年歷史現場再現,功不可沒, 首例以營造廠商身份,獲頒農委會107年林業有功人士。 黃老闆也親臨現場,分享發現的歷程,他說「 當時看到嘉義林管處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積極態度, 及黃處長全力支持下,大膽放手去做, 才能讓這個掩埋半世紀的歷史現場樣貌還原」。


嘉義製材所這塊文化瑰寶,以時間軸來談,從1914年開始發展林業產業,1963年停止伐木後,轉型發展觀光、保育,直至2016 年發現半世紀底藏的地下遺構。其文化價值經重新評定, 發現製材工場具有建築、林業產業、自動化的價值性。在建築方面, 因1941年第一代3層樓RC製材場地震毀損, 翌年完成大跨距木構造製材場,正值戰爭期間,鋼鐵物資日漸匱乏, 當時即採用組構樑柱的作法及扶壁柱防震。第二個在林業產業文化價 值上,阿里山林場是臺灣三大林場首席,配置美、日、歐最先進之機 具,是二次大戰後台灣極先進的製材工廠。另外第三,在當時電力供 應不普及的年代,民間製材廠多數只能配有1台電動機, 而製材工場全盛時期,已達30台,產製量及動力設備規模可觀, 也是台灣林業自動化生產的見證。木材經由鐵路(林鐵、緃貫線) 及海運,銷售歐、亞等洲,影響當代人類生活文化。


嘉義製材所因後續尚有工程進行中, 嘉義林區管理處採分期分區活化再利用,規劃階段性開園, 現階段配合北門驛、森林鐵路車庫園區、檜意森活村, 採預約導覽解說參觀;另外,107年7月接回林鐵後, 將在不影響遊客安全及文化資產保存的前提下,配合「林業文化列車 」一併規劃定期多元化活動,從規劃設計或整修過程中即讓民眾參與 ,對阿里山林業文化有更多一層認識。


期待阿里山林業文化資產 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經由本次發掘底藏之文化瑰寶,突顯製材工場在建築、產業、 文化之重要價值與歷史意義,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法國巴黎)N GO主席馬修先生,107年4月19日邀集團員一行人自費來臺, 走訪嘉義林管處所轄嘉義製材所、檜意森活村、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奮起湖車庫及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黃 處長妙修表示,經由本次從旁解說, 讓團員們親見位於嘉義市製材工廠地下動力遺構、 車庫園區各式柴油及蒸汽機車頭;隨後又前往體驗森林鐵路全線唯一 擁有雙月台的奮起湖車站, 及至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搭乘林鐵火車至第一、二分道親身領會「 之字型登山」工法,讓團員感受這一趟充滿歷史和文化氣息之旅, 對台灣重視歷史脈絡,具體實踐文化保存的努力,予以肯定。 當天參訪行程結束後, 團員們還就轄區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場域填寫問卷,經票選結果, 團員們認為以森林、鐵路、生產、生活建構的阿里山林業文化- 都具有趣味、特殊及唯一性,其中阿里山森林鐵路具有「特殊性」 及「唯一性」,而嘉義製材所及檜意森活村則最具有「有趣性」, 期待阿里山林業文化資產有朝一日亦能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木構造製材場外觀扶壁柱能防震


埋藏半世紀的遺址重現振奮人心黃妙修處長陪同崇暉營造公司負責人黃聿暉導覽


嘉義製材所背景簡介紹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16,801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