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崇德遺址發現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 (記者游太郎翻攝)
太魯閣國家公園崇德台地 發現千年墓葬、黃金、鐵渣的遺跡 填補立霧溪流域一千多年前的文化輪廓
自由時報 /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2008-07-25〕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崇德台地,中央研究院發現千年前自台灣北部東遷的「十三行文化人」遺跡,推測應是「尋找砂金」而來,也是立霧溪流域一部活生生的人類活動史。
證實太魯閣族人前 已有人跡
太管處委託中央研究院考古人類學家研究員劉益昌,進行為期兩年的「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研究」,沒想到才邁入第二年,進行到期中階段就有重大的發現,研究團隊分別在崇德、布洛灣、陶塞(今竹村)、山里(今梅園)等地,挖掘探坑獲得豐碩的收穫,證實在太魯閣族人出現之前,立霧溪流域已有人類活動。
研判是十三行文化人來找砂金
在崇德台地發現的墓葬遺跡中,有兩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距今一千多年前,屬在當地生活的族群所遺留;若加上二00七年在崇德發現的鐵渣、黃金研判,應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人」,他們東遷的目的就是「尋找砂金」。
劉益昌指出,這項發現可說是一部一千多年以來的立霧溪人類活動史,他們的足跡遍及立霧溪中游及支流,可說是一部追尋黃金的傳奇故事,雖然沒有文字紀錄,但已引起國內考古界的關注。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十六、七世紀被稱為黃金之河–立霧溪
從文獻得知,立霧溪在十六、七世紀就被稱為黃金之河,西方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等海權國家,都曾遠來尋找砂金;而曾聚居在Takilis溪(立霧溪)北岸的原住民「哆囉滿人」,也曾經在當地採取沙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台地發現當時人群煉鐵、煉金的遺跡,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推估十三行文化人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經來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從崇德遺址的雙人葬和陪葬陶罐,已經說明這群人的活動範圍已延伸至台灣東部。
太管處長林永發說,這項考古的發現,已填補太魯閣地區一千多年前的文化輪廓,雖然仍有許多疑問,待考古學家再持續追蹤,預計年底將有更進一步的成果展現,讓崇德遺跡和立霧溪人類活動史記錄更加完整。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
崇德考古遺址範圍大致涵蓋崇德村上崇德聚落及其東北側田園,西抵霧山的山腳,東南臨台地邊緣並向下延伸至下台地(二層崁)交接的斜面北迴鐵路間。1930年代因開採砂金礦砂,經常出土人骨、陶器、黃金裝飾品等遺物,此遺址為全臺第一個出土金器的考古遺址,也有墓葬、煉鐵設施等遺跡現象。除了上述遺物,還有出土玻璃珠、石器(斧鋤形器、砍砸器、刮削器、打製圓形石片、圓形石子器)、陶紡輪、陶偶、鐵渣等。從出土陶器的質地、類別、器型顯示此遺址具有北部十三行文化與東部靜浦文化兩個不同文化之間的仲介地位,是探索北部、東部史前文化往來關係的關鍵性遺址。目前為花蓮縣政府的列冊遺址。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系列-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