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的故事】彰化二水「古亭畚爺爺」85歲陳明朝「國寶級人物」 無師自通傳承農家古老技藝 自創竹編製作「古亭畚」 近20年來已做二千餘座
自由時報 / 記者顏宏駿/二水報導〔2007-07-24〕
無師自通傳承古老技藝
二水鄉的螺溪石硯全台知名,但你可能不知,二水鄉還有一位「古亭畚爺爺」陳明朝,他無師自通,自創竹編古亭畚,近二十年來做了二千餘個尺寸不一的古亭畚,全部免費送人,老先生如今仍拖著八十五歲的老邁身軀,自行上山劈竹砍材,傳承古亭畚的製作技術,二水鄉長許文耀稱許他是「國寶級人物」。
二十年前,陳明朝在二水鄉行善搭建簡易木橋、修補破損道路時,偶然看見山林中一座別緻的八角涼亭,彷彿兒時記憶中農家儲存堆放稻穀所建的「古亭畚」,回家後便開始苦思怎麼做成一個小古亭畚。
從小沒讀書的陳明朝,幫人養牛,後來打零工蓋房子,還學會木工,卻沒做過古亭畚,為此他還特地跑去看實物,但打聽之下,才知道原製作的人都早已離開人世,只好靠著自己最熟悉的手藝做起。
他從小尺寸開始畫一直徑十公分的圓,平均分成十二個點,以十二條細長的竹材,撐起古亭畚的雛形,再以更細的竹線逐次由下往上編織,高度約二十公分,再裁剪稻草作成屋頂,留下一扇約十公分寬的門,貼上「五穀豐收、深耕田載寶、勤力工生金」的對聯。
近20年來已做二千餘座
陳明朝發現,只要底座圓徑尺守確定,同樣再分十二等分,要做多大的古亭畚都可依同樣的編織技巧完成,他最大曾做過高三公尺的模型,作為公共藝術擺設,頗能回應早年農村社會的意象;但他還是鍾意高二十公分的小古亭畚,近二十年來他已做了二千餘座。
陳明朝因興趣意外保留這項逐漸失傳的技藝,他更對自己以年逾八旬高齡,曾獲國小校長之邀到校園擔任講師,感到非常得意。
60年歷史的古亭畚原座落於三合院內。(照片由三民社區協會理事長鄭金賜提供)
彰化田中古亭畚搬家 考倒老師傅
自由時報 /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2008-05-13〕
彰化縣田中鎮三民里一處古厝日前拆除,所有建物被拆得一乾二淨,唯獨宅院裡兩座「阿公級」的古亭畚被完整保留下來,主人為了移動古亭畚煞費苦心,連找6家搬運公司,最後動用巨型堆高機才順利達成任務。
所有的東西都可打掉,唯獨老父起建、有60年歷史的古亭畚不能稍有受損,年近7旬的陳松雄決定把自家的古亭畚當作「傳家寶」,但如何把「底窄頂寬」的古亭畚移往他處擺放,真是「考倒師傅」。
陳松雄最初找吊車公司,技師表示可利用鋼架固定,吊上拖運車再行搬運,技師說得篤定,但陳松雄聽得膽戰心驚,心想古亭畚脆弱如蛋殼,吊掛提起肯定砸毀,當下不考慮動用吊車。
眼見古厝拆除期限在即,陳松雄急得四處找人想辦法,友人建議不妨用貨櫃專用的巨型堆高機試試,陳松雄連問了5家堆高機廠商,得到的回應都一樣,「移動沒問題,但不保證可以完好如初」。
輾轉打聽,總算在最後一刻於永靖鄉找到一位有經驗的搬運師傅,師傅巧妙地撐持古亭畚的重心,順利以堆高機移置到30公尺遠的庭院置放。
陳松雄說,這個古亭畚的建造過程清楚留在他腦海中,裡面最多可放10萬斤的稻穀,曾有人出價10萬元向他購買這個古亭畚,但他始終沒有割愛,他希望這個骨董能一直流傳下去,讓後人知道古亭畚在農村社會的用途。
古厝拆掉,獨留這座祖傳古亭畚,陳松雄為了完整保留,找了多家搬運公司遷移古亭畚。(記者顏宏駿攝)
雲林縣台西鄉農民怕淹水損壞古亭畚,用磚頭墊高。(記者鄭旭凱攝)
地層下陷常淹水 台西古亭畚也要墊高
自由時報 / 記者鄭旭凱/雲林報導〔2015-02-26〕
雲林沿海地層下陷嚴重,居民淹水淹怕了,台西鄉一座早期農村用來儲存稻穀的「古亭畚」也改用磚頭墊高,防止淹水受到毀損。
稻米是早期台灣農業社會主要的經濟作物,由於台灣多雨潮濕,農家為了儲存稻穀而用竹子為材料打造古亭畚,屋頂先以竹子構成後再結茅草作覆蓋,主體先以竹片編製後再塗上用稻穀或牛糞混合泥漿的塗料做為牆壁,表面再抹上一層石灰強化保固。
現代化農業農民種植水稻大多轉賣農會或碾米廠,留供自己食用的稻米數量不多,用來儲存稻穀的古亭畚功能逐漸消失,即使在鄉間也越來越少見,早年的古亭畚都以竹架做支撐,避免接觸地面,防止潮濕,而台西鄉這座古亭畚則用磚頭墊底,主要是沿海地區淹水淹怕了,農民擔心古亭畚受損。
【新聞稿資料來源】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二水漫遊小旅行-東螺田野工作室】📣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