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國中出土古木樹齡約300多年,在地底約5000年。(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板橋挖出5000年史前巨木! 台大教授:看到台北盆地從湖變陸地(地底有座古代沼澤森林) 台南市區曾是台江內海、古高雄灣也曾是潟湖
自由時報 / 記者周湘芸/新北報導〔2022-01-23〕
5千年古木只截一段紀念 學者籲停手
新北市板橋區忠孝國中在二○一九年改建校舍及地下停車場時,挖出長十多公尺、胸徑約三公尺的楠木類古木,專家判定樹齡有三百多年,在地底約埋藏五千年。學校日前以楠木是常見樹種,決定只取一部分結合公共藝術,其餘不保存,引發護樹人士質疑;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劉聰桂強調,古木價值在於歷經的歲月,與樹種無關,這案值得完整保留。
楠木類古物 樹齡有3百多年 古木價值在於歲月 無關樹種
忠孝國中日前召開校務會議,討論在二○一九年挖掘出土的楠木類巨大古木,會中決議「取其部分結合於校內的願景課程,其餘不予保存。」校長陳秀標表示,這棵古木是常見的楠木,校務會議認為保留價值不高,且體積龐大,找不到適合場所存放,將取一部分古木結合公共藝術及課程設計,剩餘的廢材將丟棄。
忠孝國中家長會副會長曾柏文則認為,意外挖掘的古木具有歷史意義,若無法完善保存、利用,非常可惜。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忠孝國中出土古木為常見楠木,並非林務局森林法所稱的貴重木。(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見證台北盆地從湖泊演變
劉聰桂表示,台北盆地從昔日的湖泊演變成陸地,地質演變階段有很長的時間是巨木森林,挖到具有歷史演變意義的古木,不論樹種為何都值得保存。古木如果隨便截斷、重組,價值大幅減少,學校等公有地要找出保存空間應該不難,經費問題也可向文化部、教育部或台灣歷史博物館爭取。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這棵古木是學校興建歷程中的重要標誌,已要求學校妥善規劃成公共藝術,包括撰寫古木出土的源由、處理過程與教育價值等,近期將與專家學者研商如何保存並延續歷史價值,作出結論之前,學校必須妥善保管,不能毀壞或丟棄。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也說,根據專家會勘,這棵古木的樹齡有三百多年,埋在地底下約有五千年之久,雖然是常見的楠木,但歷史久遠仍有保存價值,已交給市府文化局進行文化資產審議;文化局說,保存方式已請學校找專家學者諮詢,妥善處理。
工地挖出的巨木用拖板車載運他處放置。 (林華偉提供)
板橋油庫口挖出五千年巨木 市值破億!下落不明
自由時報 / 記者賴筱桐、廖千瑩/綜合報導〔2016-11-17〕
月初地下室開挖露出 長約40公尺
神木現身板橋市區!新光人壽兩年前標下中油公司位於板橋區文化路一段一八八巷的土地(俗稱油庫口),興建健康老人住宅,日前工地開挖地下室時,意外發現一棵直徑約二‧五公尺,長三十至四十公尺巨木,推估埋藏地質環境約五千年,巨木出土後被營造廠載走,目前下落不明,因無法判定樹木品種,市價難以估算。
本月初,工地進行地下室開挖工程,約在三、四層樓深處發現地底露出一截樹幹,工人原本想把樹幹移除,未料挖掘面積越來越大,找不到樹幹兩頭,只能慢慢清除周邊沙土,赫然發現是一棵龐然巨木,小心翼翼用大型吊車吊起,並用拖板車載運至他處。
工地主任王先生低調表示,此事全權交由業主處理,沒有權限對外發言。
不清楚巨木去向 新光金指為樟木
新光金副總徐順鋆說,該工程發包給營造公司處理,現在也不清楚木頭下落,據了解,挖出的巨木長度沒有四十公尺那麼誇張,且是樟木,不是外傳的價值連城。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表示,大台北地區是古代洪水沖刷堆積形成的盆地,推測巨木埋藏的地質環境大約五千年,過去在台北市有不少建築工地挖出樹木的案例,巨木可能是原生,因地殼變動被埋在地底,也可能從其他地方漂流過來,因每種樹木生長情況不同,要準確判定樹齡,須鑽心取樣。
楊國禎說,要了解巨木是否有學術研究價值,必須從地質學、生態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建立系統性脈絡,分析台北盆地演變過程,探討地理環境變遷,否則巨木僅是一塊普通木頭,沒有特殊意義。
當地百壽里長林華偉指出,早期板橋油庫口附近有大水溝,三峽地區盛產檜木和肖楠木,不排除巨木從山上順流而下,埋入土裡。他說:「百壽里出神木,添福又添壽」,神木出土代表此處是風水寶地,難能可貴,希望爭取留在當地,結合未來建案開放空間,供民眾參觀休憩,成為「鎮里之寶」。
新光人壽在板橋油庫口的建築工地挖出一塊直徑二‧五公尺,長三十至四十公尺巨木。(林華偉提供)
新北市三重區某工地整地時,在地下三層樓挖到古木樹根。(記者賴筱桐翻攝)
新北市三重區工地 挖出5000年巨木活化石
自由時報 /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2013-02-08〕
五千年前「活化石」古木再度重見天日!
新北市三重區光復路某工地去年底整地時,挖出一棵樹圍五.七米、高十二米、重達十二噸的樹木,經學者專家研判,該巨木為五千多年前因地層變動,埋沒於「台北鹹水湖」中的「台北古森林」遺跡,目前展示在先嗇宮外,可望成為史學與科學教育的活教材。
專家研判為台北古森林遺跡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劉聰桂指出,距今約一萬八千年前,是全球大冰期,海平面比現今下降一百三十公尺,一萬年前起,全球平均溫度升高,海水自關渡峽口進入台北盆地,幾近淹沒,形成廣闊的「台北鹹水湖」。
劉聰桂進一步解釋,當全球海平面漸趨穩定,注入台北盆地的河川攜帶大量泥沙與礫石淤積,台北湖周邊逐漸退縮、陸化,成為河道、沼澤與森林交錯密佈的「台北古森林」,近五、六千年來,森林代代繁衍,只有少數被泥沙就地掩埋,成為零星散佈的「化石森林」(或稱埋沒林),沉睡地表下八至十公尺深。
樹幹、盤根完整 樹種待判定
「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場景!」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教授尹章義驚嘆地說,過去只有高樓或捷運等地下工程開挖時,極少數樹木「恰巧」有機會重見天日,不過,因巨木價值不菲,經常被不肖人士輾轉販售,或是樹木殘缺不全,被當作廢棄物處理,糟蹋其珍貴的歷史文化意義。
尹章義說,經觀察附近地層變動情況,推估巨木深埋地底至少超過五千年,保留完整樹幹與盤根,型態優美,唯有表層稍微炭化,目前仍不清楚樹種,需經由碳十四與年輪檢測才能確知年代。該巨木見證台北盆地從鹹水湖演變為森林、桑田,再到現今高樓林立的歷史發展,彌足珍貴。
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說,過去捷運新莊線施工時,也曾於湯城園區挖到類似樹根,卻沒有這次完整,也慶幸工地人員小心翼翼開挖,讓古木得以保全,供後代子孫觀賞,並佐證歷史。他說:「這一定是神農大帝保佑!」
目前古木展示於三重先嗇宮外,學者專家看到這棵古木都發出讚嘆之聲。(記者賴筱桐攝)
【新聞稿資料來源】
★ 更多南島文化、台灣歷史、在地故事等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相關訊息內容交流討論
👉FB社團【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https://pse.is/3j7dcs
👉【福爾摩沙系列-海神三部曲】屬於台灣人的海洋神話故事、南島奇幻史詩動畫電影《發光的女孩》、《高砂の物語》、《貓兒干之子》 系列創作計畫介紹:https://pse.is/3j68ey
★ 合作或聯絡請洽彌賽亞創意工作室 By 阿墨斯 Amos(hellomcsservice@gmail.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