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瑯嶠十八番社】尋回祖先石棺、石刀、石箭與祖靈石 墾丁社頂部落(龜仔甪社)居民盼恢復原民身分〔2019-05-27〕
墾丁龜仔甪居民盼恢復原民身分。(記者蔡宗憲攝) 【瑯嶠十八番社】尋回祖先石棺、石刀、石箭與祖靈石 墾丁社頂部落(龜仔甪社)居民盼恢復原民身分 自由時報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2019-05-27〕 舊稱龜仔甪的墾丁社頂部落,早年經戰爭及嚴重漢化,當地居民及文化幾乎消滅,居民...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找回失傳織布技法 屏東來義排灣族人許春美、蔣梅貞獲授證〔2020-04-20〕
屏東縣來義村織布工藝師許春美獲縣政府授證為傳統工藝師,文化處表示,她有可能是目前唯一保有排灣族傳統織布技法(平織、斜紋織、夾織技法)最豐富也最完整的一名傳藝師。(屏東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傳真 109年4月20日 找回失傳織布技法 屏東來義排灣族人許春美、蔣梅貞獲授證...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舊古樓尋根、遷村一甲子 排灣族人保存部落的傳統文化、傳承祖先尊重自然的智慧〔2013-04-06〕
來義鄉古樓部落遷村一甲子,村民準備了豐盛的美食參與風味餐的競賽。(記者葉永騫攝) 舊古樓尋根、遷村一甲子 排灣族人保存部落的傳統文化、傳承祖先尊重自然的智慧 自由時報 / 記者葉永騫/來義報導〔2013-04-06〕 古樓部落遷村一甲子,村民舉辦風味餐、才藝競賽及木雕等產品...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南善化蘇哲夫珍藏「新港文書(番仔契)」288年前古地契 保有平埔族語和漢字羅馬拼音雙語對照〔2008-07-23〕
蘇哲夫將父親蘇東岳傳下的清朝地契、文書,妥善保存。(記者楊美紅攝) 台南善化蘇哲夫珍藏「新港文書(番仔契)」288年前古地契 保有平埔族語和漢字羅馬拼音雙語對照 自由時報 / 記者楊美紅/善化報導〔2008-07-23〕...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消失中的淺山精靈 台灣國寶-山貓或番貓】振奮!睽違24年 嘉義中埔大阿里山地區拍到石虎身影〔2018-06-21〕
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團隊以紅外線自動相機在嘉義縣中埔地區的淺山丘地區拍到石虎的蹤跡。(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提供) 臺陽見聞錄文獻裡描寫:「瑯嬌山生番所居產貓,形與常貓無異;惟尾差短,自尻至末大小如一。咬鼠如神;名瑯嬌貓,又名番貓,頗難得。」根據1940年日本...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大武壠族】花蓮富里東里國小蓋「公廨」 傳揚平埔族群文化〔2018-11-02〕
【大武壠族】花蓮富里東里國小蓋「公廨」 傳揚平埔族群文化 記者趙佳韻/花蓮〔2018-11-02〕 花蓮縣富里鄉目前有上千位平埔族人,其中,又以東里村的「大庄」人口最多,傳承平埔族群文化,東里國小特別在校內,以竹子與芒草,採傳統工法搭建「公廨」(Kuba),雖不具祭祀意義,...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彰化埔鹽重建俗稱「籠仔」與「貓鄰」愛的小屋 平埔女子開小窗等待情郎「招贅」試婚牽手習俗〔2015-06-21〕
番社采風圖 【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彰化埔鹽重建俗稱「籠仔」與「貓鄰」愛的小屋 平埔女子開小窗等待情郎「招贅」試婚牽手習俗 聯合報 報導〔2015-06-21〕 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早年是巴布薩族平埔族人聚居地,居民最近蓋起俗稱「籠仔」的「貓鄰」小屋,相傳昔日平埔族人女子會住在...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平埔文化復振】中斷69年 西拉雅族麻豆社夜祭回來了〔2019-05-03〕
北頭洋夜祭昨凌晨在牽曲重頭戲後,圓滿完成。 記者吳淑玲/翻攝 【平埔文化復振】中斷69年 西拉雅族麻豆社夜祭回來了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 2019-05-03 台南麻豆區是昔日平埔西拉雅族蔴豆社聚落,目前在麻豆三元宮(地方稱尪祖廟)廟後,仍保有奉祀阿立祖的尪祖祠,當地阿立祖夜...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西拉雅新港社與大傑巔社】高雄內門平埔後裔修「公廨」 族人盼舉辦太祖「夜祭」儀式〔2015-01-26〕
替「太祖」搬家烏西崙居民依照原尺寸與樣貌,集資在後方空地興建全新公廨,舊公廨即將拆除。 記者徐白櫻/攝影 【西拉雅新港社與大傑巔社】高雄內門平埔後裔修「公廨」 族人盼舉辦太祖「夜祭」儀式 聯合報 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2015-01-26〕...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大武壠與羅亞族】數度遷移仍存 平埔族人盼整建「險潭公廨」〔2017-11-02〕
大武壠與羅亞族險潭公廨歷經多次遷移,部落僅剩1鄰,族人依舊不忘返鄉祭拜,目前公廨以鐵皮屋搭建,族人爭取整建恢復原貌,進一步復存平埔文化。(記者王涵平攝) 自由時報 /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2017-11-02〕 大武壠與羅亞族險潭公廨歷經多次遷移,部落僅剩1鄰,族人依舊不...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噶哈巫族「眉溪四庄」】埔里蜈蚣社區 平埔族群意象落成 番祖廟前舉辦傳統過年「牽田」儀式〔2019-10-26〕
族人在平埔意象前圍成一圈率先體驗傳統過年「牽田」儀式。(記者佟振國攝) 【噶哈巫族「眉溪四庄」】埔里蜈蚣社區 平埔族群意象落成 番祖廟前舉辦傳統過年「牽田」儀式 自由時報 /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2019-10-26〕...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00年前荷蘭人引進首批121頭耕牛 教平埔族人牛耕技術〔2017-05-01〕
臺南佳里區北頭洋山麓是300多年前荷蘭人引進臺灣首批耕種牛的地方。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理事長楊俊陞從臺灣史書記載說,首批來台的耕種牛是121頭,而山麓下近看那塊平地是荷蘭人教平埔族人插秧種稻的田地。(圖/記者黃芳祿攝) 台灣好新聞 /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南島文化復振】年輕正妹自學平埔噶哈巫族語 更出版平埔傳統過年繪本〔2018-12-15〕
筆名「全麥麵」的翁勤雯,3年來勤學平埔噶哈巫族語,並完成平埔傳統過年文化繪本。(記者佟振國攝) 【南島文化復振】年輕正妹自學平埔噶哈巫族語 更出版平埔傳統過年繪本 自由時報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2018/12/15〕...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東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千年小石棺出土 有助於解開「巨石文化」與「卑南文化」間的融合關係 爭取編定為國定遺址〔2007-05-15〕
台東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千年小石棺出土 有助於解開「巨石文化」與「卑南文化」間的融合關係 爭取編定為國定遺址 自由時報 /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2007-05-15〕 台東縣太麻里舊香蘭遺址考古人員,最近挖出五具毗鄰的小石棺,最小只有四十公分長,不過,均為空棺,只有一具...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大航海時代的福爾摩沙】台南鹽水溪口(台江國家公園) 發現疑似400年前荷蘭古沉船 〔2013-05-13〕
根據學者研究,台南市鹽水溪口應該是400年前荷蘭古船的沉沒之處,目前當地都是沙洲與紅樹林。記者修瑞瑩/攝影 【大航海時代的福爾摩沙】台南鹽水溪口(台江國家公園) 發現疑似400年前荷蘭古沉船 聯合報/修瑞瑩〔2013-05-13〕...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台灣國寶出土--繩紋紅陶文化】高雄台泥鼓山廠挖出史前遺跡 確認為3500年前「牛稠子文化」〔2015-06-20〕
高市文化局帶領專家前往會勘鼓山滯洪池工地,初步確認應是新石器時代的牛稠子文化。(記者黃佳琳翻攝) 【台灣國寶出土--繩紋紅陶文化】高雄台泥鼓山廠挖出史前遺跡 確認為3500年前「牛稠子文化」 自由時報/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2015/06/20〕...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南投魚池內凹仔重劃區 工地挖出邵族舊社歷史文物 頭社番仔墓遺址「甕葬」疑已遭到破壞〔2012-03-31〕
魚池鄉內凹仔重劃區內可找到邵族文物,文史工作者希望能重視並設法搶救保存。(記者陳信仁攝) 南投魚池內凹仔重劃區 工地挖出邵族舊社歷史文物 頭社番仔墓遺址「甕葬」疑已遭到破壞 自由時報 /〔記者陳信仁/魚池報導〕〔2012-03-31〕 文化局邀文史專家會勘...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南島文化遺產】4000多年彰化「牛埔遺址」竟被毀了!中台灣歷史恐變空白〔2016-05-20〕
遺址上被堆置大量的石頭。(記者林良哲攝) 【南島文化遺產】4000多年彰化「牛埔遺址」竟被毀了!中台灣歷史恐變空白 自由時報 / 記者林良哲/彰化報導[2016-05-20] 位於彰化市的「牛埔遺址」有4000多年的歷史,考古人員在此挖掘出早期人類的房屋、牆壁,更有大批陶片...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從城牆釘子到鐵剪刀 「壁鎖」標記台灣400年滄海桑田 源自大航海時代荷治時期 安平熱蘭遮城建築工法
台灣「壁鎖」源自荷治時期安平熱蘭遮城,外型從「鐵釘」逐漸演化成「鐵剪刀」。圖為台南市下營區酷似鐵剪刀的T型壁鎖。(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0年3月19日 從城牆釘子到鐵剪刀 「壁鎖」標記台灣400年滄海桑田 源自大航海時代荷治時期...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在菲律賓發現四百年前、厚達千頁、兩萬字詞《西班牙語-閩南語辭典》 手稿內容包含西班牙語、閩南語與官話對照、南島原住民族語詞彙 有助於了解西班牙統治北台灣艾爾摩莎的歷史〔2017-04-15〕
400年前閩南語中就有「洗門風」一詞。(記者楊綿傑攝) 在菲律賓發現四百年前、厚達千頁、兩萬字詞《西班牙語-閩南語辭典》 手稿內容包含西班牙語、閩南語與官話對照、南島原住民族語詞彙 有助於了解西班牙統治北台灣艾爾摩莎的歷史 閩南語大發現!400年前就有洗門風 自由時報...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