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高雄左營見城計畫考古新發現 4千年前就有人住在這〔2019-03-11〕
成大鍾國風助理教授說明考古坑內發現歷史時期城牆殘蹟與史前陶片共存的現象。(記者王榮祥翻攝) 高雄左營見城計畫考古新發現 4千年前就有人住在這 自由時報/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2019-03-11〕 高市文化局今公布「見城計畫」考古調查最新成果,包括清朝時期西門、南門段城牆地...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灣化石顯學】70公分長珍貴烏龜化石 台中大甲溪現蹤 年代距今約530至181萬年前〔2013-12-03〕
前端局部特寫,需要積極搶救發掘。(由李天德提供) 【台灣化石顯學】70公分長珍貴烏龜化石 台中大甲溪現蹤 年代距今約530至181萬年前 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2013-12-03〕 台中豐原區業餘古生物研究者李天德,最近在大甲溪畔發現一件長七十公分的珍貴烏龜化石...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左營人的夢!」埋地百年重現天日 鳳山舊城西門城牆出土〔2014-03-15〕
消失百年的鳳山舊城西門段城牆與城門基座,埋沒百年重現天日,再現世人眼前。(記者張忠義攝) 自由時報/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2014-03-15〕 台灣第一座石城的鳳山縣舊城,目前東門、北門、南門都存在,唯有西門早已消失。隨著左營區自助新村拆除,高市文化局委託高雄大學副教授陳...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台南古河道重見天日】清水寺找回清水 復舊不要「蓋」了〔2017-11-09〕
台南市枋溪河道因工程重見天日。(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又一古河道重見天日 枋溪因工程露臉 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2017-11-09〕 台南市繼五條港南河港河道因西羅殿增建工程重見天日,昔日德慶溪的主要支流—枋溪,也因水利工程而見天。...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重現五條港的黃金年代】台南寺廟整修挖出清代五條港河道 文史界盼保留〔2017-11-09〕
台南中西區西羅殿最近正進行改建,挖出清代五條港時期河道(聯合報 圖:詹翹提供) 【重現五條港的黃金年代】台南寺廟整修挖出清代五條港河道 文史界盼保留 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2017-11-09〕 清代南河港河道遺址 文史界盼保留...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博士發現藍鯨老祖先 命名「烏瑪鯨」登國際期刊 古台灣海峽是灰鯨育幼地〔2015-10-12〕
蔡政修赴紐深造,接手完成一具鯨魚化石的清修研究,發現牠可能是藍鯨的祖先。圖/侯俐安 台博士發現藍鯨老祖先 命名「烏瑪鯨」登國際期刊 古台灣海峽是灰鯨育幼地 人間福報 / 台北訊〔2015-10-12〕 一具二十七年前在紐西蘭出土的鯨魚化石,經台灣博士蔡政修重新清修,發現牠是...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基隆金山市有土地與「龜子山遺址」重疊閒置十多年 年底前考古試掘鑽探 6000多年前的大坌坑文化〔2017-11-13〕
金山市有土地與遺址重疊,閒置十多年,將於年底前試掘鑽探。(記者林欣漢翻攝) 基隆金山市有土地與「龜子山遺址」重疊閒置十多年 年底前考古試掘鑽探 6000多年前的大坌坑文化 記者林欣漢/新北報導〔2017-11-13〕 基隆市政府在新北市金山環金路旁的市有土地,有部分與金山「...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福爾摩沙植物區」開枝散葉!台灣原生樹種紮根紐西蘭北島45年〔2017-11-20〕
美哉MF公園裡的台灣移民樹,生長在紐西蘭已45年,已長大成樹。(徐嘉君提供) 「福爾摩沙植物區」開枝散葉!台灣原生樹種紮根紐西蘭北島45年 自由時報/記者黃昭國/綜合報導〔2017-11-20〕 年近80歲的紐西蘭Graham...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7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消失中的淺山精靈 台灣國寶-山貓或番貓】20多年來首次!彰化八卦山脈觀測記錄到石虎出沒〔2017-11-29〕
集集特生中心於10月3日在芬園鄉文德國小附近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10月10日凌晨即1隻輕石虎入鏡,是八卦山區20多年來首度觀測記錄石虎活體,讓研究人員超興奮。(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消失中的淺山精靈 台灣國寶-山貓或番貓】20多年來首次!彰化八卦山脈觀測記錄到石虎出沒...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平埔族群要求正名 將聲請大法官釋憲〔2010-02-03〕
平埔族群要求正名 將聲請大法官釋憲 中時電子報 記者陳易志/南縣報導〔2010-02-03〕 「平埔族群已經在台灣生活三百多年了,不讓正名說不過去」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淑娟從去年起致力爭取平埔族成為第十五族,但章仁香、孫仁川兩位前後任原民主委,都沒有具體回應,此一運動甚至...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取經紐西蘭毛利大學、催生台灣設立第一所國立南島大學】全國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小學 博屋瑪國小正式揭牌「如果失去文化、語言,就如同生命沒有靈魂。」〔2016-08-24〕
博屋瑪國小熱鬧揭牌。(記者李忠憲攝) 【取經紐西蘭毛利大學、催生台灣設立第一所國立南島大學】全國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小學 博屋瑪國小正式揭牌「如果失去文化、語言,就如同生命沒有靈魂。」 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2016-08-24〕...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馬卡道族水蛙潭社】高雄田寮呂家族譜 女性祖先歡喜入列〔2008-11-13〕
呂家歷代祖先生活居住在平埔族人水蛙潭社等原住民住居的山區。(記者蘇福男攝) 【馬卡道族水蛙潭社】高雄田寮呂家族譜 女性祖先歡喜入列 自由時報/記者蘇福男/田寮報導〔2008-11-13〕 編撰族譜,串起11世代、300多年、上千名宗親的血緣親情!...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宜蘭寒華大橋 當地居民盼依古地名 改名為「木古路大橋」〔2016-12-14〕
宜蘭縣長林聰賢(右1)今視察寒華大橋工程進度,縣議員陳傑麟(右2)反映,新橋改名為木古路大橋。(記者江志雄攝) 宜蘭寒華大橋 當地居民盼依古地名 改名為「木古路大橋」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2016-12-14〕 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寒華大橋新建工程,目前施工進度47.5%,...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諸羅山社」嘉義山仔頂遺址 挖出千年陶環、俗稱「佛頭銀」西班牙銀幣〔2014-08-12〕
48件中的2枚俗稱「佛頭銀」19世紀西班牙銀幣仿幣。 「諸羅山社」嘉義山仔頂遺址 挖出千年陶環、俗稱「佛頭銀」西班牙銀幣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2014-08-12〕 嘉義市建城三百多年首宗山仔頂遺址開挖工程結束,出土距今一千八百年前後「金屬器時代」陪葬遺物「陶環」,還有十...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重見古諸羅城!嘉義東門派出所開挖 發現疑似東門城牆遺跡〔2017-12-04〕
嘉義市歷史建築「東門派出所」修復工程,挖出疑似清代嘉義東城門遺跡。(記者王善嬿攝) 重見古諸羅城!嘉義東門派出所開挖 發現疑似東門城牆遺跡 自由時報/綜合報導〔2017-12-04〕 嘉義市歷史建築「東門派出所」修復工程,挖出疑似清代嘉義東城門遺跡,嘉義市長涂醒哲與成大考古...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南麻豆前班、社子部落 發現17世紀荷蘭時期文物〔2008-08-12〕
中研院教授劉益昌(左)實地勘察麻豆前班、社子部落的出土文物,證實為17世紀文物,極具進一步考古研究的價值。右為發現該出土文物的麻豆文史研究者許清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麻豆前班、社子部落 發現17世紀荷蘭時期文物 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麻豆報導〔2008-08-12〕...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中潭子工地發現4500年前「聚興遺址」 史前人類住屋柱礎、石牆及石砌遺構〔2009-11-07〕
「聚興遺址」出土的石牆,代表史前石砌遺構文化現象。(圖:文化局提供,記者謝鳳秋翻攝) 台中潭子工地發現4500年前「聚興遺址」 史前人類住屋柱礎、石牆及石砌遺構 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潭子報導〔2009-11-07〕 柱礎、石牆等出土...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藤編當下宛如看見父親!」太魯閣族「織女」 傳續亡父藤編技藝〔2017-12-14〕
太魯閣族人都姆恩.馬邵打破傳統性別束縛,以女兒的角色承接下亡父的藤編技藝,證明自己不只是名「織女」,也能扛起承載父親手藝的傳統背簍。(記者王峻祺攝) 「藤編當下宛如看見父親!」太魯閣族「織女」 傳續亡父藤編技藝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2017-12-14〕...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其實很多旗山和內門人,不知道自己是平埔族人的後代!」高雄旗山番社古道 打造文化旅遊新亮點〔2016-04-14〕
低調藏身在旗山區大山里的「番社古道」,社區認為具有觀光價值及條件,盼能打造新的旅遊路線。(記者陳祐誠攝) 「其實很多旗山和內門人,不知道自己是平埔族人的後代!」高雄旗山番社古道 打造文化旅遊新亮點 記者陳祐誠/高雄報導〔2016-04-14〕...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高雄港務局拆宿舍 超過三百年歷史「雄鎮北門」古圍牆重見天日〔2015-04-15〕
宿舍拆除後,古蹟「雄鎮北門」兩邊圍牆終於重見天日。(記者王榮祥攝)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2015-04-15〕 高雄市定古蹟「雄鎮北門」的圍牆被遮擋數十年,最近因立委管碧玲居中協調,說服港務局拆除兩側老舊宿舍,讓三百年老圍牆又可重見天日;文化局將偕同港務公司進行古蹟與周遭...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5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