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70年等待 台東卑南利嘉部落「巴拉冠」動土 傳統聚會所是部落文化復振的開始〔2020-05-30〕
台東縣卑南鄉利嘉部落傳統聚會所巴拉冠(Palakuwan),經地方長年爭取及土地協商,30日終於舉行動土典禮,現場由長老手持竹子,依循傳統挖土3次後,宣告正式動工。(台東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09年5月30日 70年等待 台東卑南利嘉部落「巴拉冠」動土...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泰雅族大嵙崁群「人間國寶」WatanTanga 登錄台灣首例重要口述傳統〔2019-12-31〕
文化部長鄭麗君(左)31日晚間身著泰雅族傳統披肩,親自將泰雅族大嵙崁群口述傳統登錄認定證書,交到耆老Watan Tanga林明福(左2)手中。(文化部提供)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傳真 108年12月31日 泰雅族大嵙崁群「人間國寶」WatanTanga 登錄台灣首例重要口述傳統...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道路的崎嶇,阻絕了貪婪與無知,我們得以保留最乾淨的靈魂。」台灣「天空之城」南投仁愛「瑞岩部落」 被指向傳說中泰雅族人發源地〔2017-04-16〕
瑞岩部落新生,泰雅族人回到舊地。(圖擷取自「紅藜、小米-鹿鳴山穀」臉書) 「道路的崎嶇,阻絕了貪婪與無知,我們得以保留最乾淨的靈魂。」台灣「天空之城」南投仁愛「瑞岩部落」 被指向傳說中泰雅族人發源地 自由時報/綜合報導〔2017-04-16〕...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南投仁愛泰雅民族起源地 瑞岩部落「斯巴陽」列文化景觀保護〔2016-09-21〕
經泰雅族人積極爭取,縣府文化局將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的「Sbayan 泰雅民族起源地」公告列為文化景觀。 (記者佟振國攝) 南投仁愛泰雅民族起源地 瑞岩部落「斯巴陽」列文化景觀保護 記者佟振國/仁愛報導〔2016-09-21〕...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中研院學者劉益昌:台東四千年前富山遺址算卑南文化「祖先」 〔2007-09-16〕
中研院學者劉益昌:台東四千年前富山遺址算卑南文化「祖先」 中國時報/朱武智、顏瓊玉/台北報導〔2007-09-16〕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位於台東卑南鄉都蘭村南邊的富山遺址,對史前時代人類聚落的發展轉折具有高度研究價值;尤其象徵台灣原住民老祖宗的「卑南文化...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灣國寶】第一隻台灣黑熊成功野放!南安妹子月底前可回家了〔2019-04-23〕
南安妹子台灣黑熊4月底前將進行野放。(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 【台灣國寶】第一隻台灣黑熊成功野放!南安妹子月底前可回家了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2019/04/23 「南安妹子」台灣黑熊要回家了!去年7月初花蓮南安瀑布附近有一隻4個月大的台灣黑熊與媽媽失散,不但只有4.4...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平埔文化復振】南投埔里噶哈巫族 藉文獻恢復傳統服飾〔2010-03-02〕
平埔噶哈巫族的傳統服飾有多種顏色與圖騰變化。(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2010-03-02〕 近年來,平埔族群積極推動文化復育與爭取正名,南投縣埔里鎮的噶哈巫族則有耆老憑著兒時記憶及文獻圖片,發掘傳統服飾的精髓,研發多色系與款式的背心、裙子、頭巾,不僅族人接受...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南投埔里巴宰族3兄弟 打造平埔森林公園 搭建望高寮、設置勇士塑像與族語羅馬拼音標示〔2018-09-05〕
三位平均七十歲的巴宰族堂兄弟,在南村二巷打造平埔特色的森林公園。 (記者佟振國攝) 南投埔里巴宰族3兄弟 打造平埔森林公園 搭建望高寮、設置勇士塑像與族語羅馬拼音標示 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2018-09-05〕 埔里南村二巷昔為傳統獵場...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埋沒10年 新竹新埔百年歷史「道卡斯族涼井」重見天日〔2017-11-01〕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上樟樹林地區的百年道卡斯族涼井,在塵封至少10年後,最近透過農村再生而重見天日。(記者黃美珠攝) 埋沒10年 新竹新埔百年歷史「道卡斯族涼井」重見天日 〔記者黃美珠/新埔報導〕2017/11/01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上樟樹林地區有一口歷史超過百年的道卡斯族「...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因為守護的族人,就像家人般。」嘉義鄒族美女安欣瑜 「醫」護族人像家人〔2020-10-12〕
鄒族美女醫師安欣瑜看似柔弱,毅力驚人。(安欣瑜提供) 「因為守護的族人,就像家人般。」嘉義鄒族美女安欣瑜 「醫」護族人像家人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2020-10-12〕 嘉義縣阿里山鄒族出身的美女醫師安欣瑜,11年來投身嘉義基督教醫院「把醫療送上山」行列,守護族人健康,行...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不該讓他們的孩子失去民族語言文化能力、遺忘自己的歷史地理、遠離自己部落土地。」鄒族副教授汪明輝:非炎黃子孫 拒同化教育〔2014-02-13〕
住民出身的台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說,他們不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也不是炎黃子孫,要求終結殖民同化教育。(記者蔡文居攝) 「不該讓他們的孩子失去民族語言文化能力、遺忘自己的歷史地理、遠離自己部落土地。」鄒族副教授汪明輝:非炎黃子孫 拒同化教育...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南科考古遺址 400年前西拉雅文化層 找到4顆鹿角製作的「骰子(十八啦!)」〔2017-12-12〕
西拉雅族的文化遺留中,找到以鹿角製作的4枚骰子。(史前文化博物館 南科分館籌備處提供) 南科考古遺址 400年前西拉雅文化層 找到4顆鹿角製作的「骰子(十八啦!)」 自由時報 / 記者黃文瑜/台南報導〔2017-12-12〕...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海洋史前文明與巨石文化】澎湖有座神祕的古沉城「虎井沉城」 年代可能上溯一萬二千年的冰河時期(與日本琉球「與那國島」海底祭台遺跡齊名)
【海洋史前文明與巨石文化】澎湖有座神祕的古沉城「虎井沉城」 年代可能上溯一萬二千年的冰河時期(與日本琉球「與那國島」海底祭台遺跡齊名) 文/柯宜君‧古仁 改寫歷史的澎湖虎井古城 一座流傳已久的海底古城,揭開台灣史前文明的面紗……...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苗栗西濱白沙屯至南通灣段工程 發現距今約3千年前「店子窩遺址」 挖掘出石斧、石核、石片、繩紋陶器等出土文物〔2015-03-05〕
西濱白沙屯到南通灣段工程發現有「店子窩遺址」,施工單位正全力搶救。(記者張勳騰攝) 苗栗西濱白沙屯至南通灣段工程 發現距今約3千年前「店子窩遺址」 挖掘出石斧、石核、石片、繩紋陶器等出土文物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2015-03-05〕...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隱沒在台糖甘蔗田間長達半世紀 開挖高鐵大道工程再次出土 4500年前的「魚寮遺址」改寫嘉縣歷史〔2013-12-03〕
隱沒在台糖甘蔗田間長達半世紀 開挖高鐵大道工程再次出土 4500年前的「魚寮遺址」改寫嘉縣歷史 魚寮遺址位於嘉義縣太保市,是嘉義平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史前遺址,日治時代就已經發現。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考古隊,曾於2002與2003年,兩度發掘魚寮遺址。魚寮遺址有灰坑、...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這是我們歷史上的關鍵時刻。」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紐西蘭政府賠償當地原住民族部落2350萬紐西蘭幣(約新台幣4億6820萬元)。圖為紐國總理阿爾登(右)與當地毛利原住民族(左)。(歐新社檔案照) 「這是我們歷史上的關鍵時刻。」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1/03/31...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4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羅亞族】走訪800多年「貓兒干社遺址」 了解雲林崙背的歷史文化〔2020-05-22〕
【李新隆/雲林崙背】〔2020-05-22〕 早期在漢人未渡海來台之前,台灣的西部平原是由平埔族人所統治,雲林縣崙背鄉,過去是羅亞族貓兒干社的地盤,當地的豐榮村舊名就是「貓兒干」,詔安客家文化館,就辦理了「走讀詔安客庄」活動,特別帶領民眾到貓兒干社遺址,希望藉由實地走訪,讓...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卑南族400年王朝 少年會所「斯巴達式」教育 參加「猴祭」成年禮儀式 培育成勇士從「打屁股」開始〔2011-02-14〕
卑南族的「猴祭」 「猴祭」(mangamangayau) 是卑南族歲時祭儀之首,在語意上有「練習練習」的意思。換句話說,「猴祭」是卑南族少年進入成年之前的陶冶訓練,更是卑南族男子晉升為青年的社會化之重要機制。主要是藉著刺猴活動與儀式,來培養少年的膽識和英勇的殺敵氣概,並實踐...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3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屏東墾丁八寶公主廟(萬應公祠) 荷蘭公主故事永流傳〔2015-02-19〕
荷蘭船骸就放置在廟旁。( 記者蔡宗憲攝) 自由時報/記者蔡宗憲〔2015-02-19〕 位在屏東縣墾丁的八寶公主廟,主神祭拜荷蘭人,與共祀的萬應公及土地公「中西合璧」,信徒供奉咖啡、洋派的紅酒及女性用品外,廟裡還搭配出土的荷蘭船隻遺跡,更添傳奇色彩。...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台灣國寶】一級保育類「熊鷹」瀕危 排灣族與魯凱族人傳說中祖先的化身、頭目與勇士的象徵〔2017-12-18〕
被列為保育類的「熊鷹」是排灣族與魯凱族人部落傳說中祖先的化身,同時也是頭目與勇士的象徵。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提供) 熊鷹在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傳統文化中代表的意義非凡,傳說中族人死後會變成百步蛇,而百步蛇年老後則會羽化為熊鷹,這些傳說讓牠不僅是傳統禁獵的神聖物種,飛羽也...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