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屏東牡丹高士石板屋舊社遺址 罕見人形石、磨刀處、洗水石 超過五百年歷史盼列文資〔2016-03-24〕
縣府邀學者會勘高士石板屋舊社遺址。(記者蔡宗憲翻攝) 屏東牡丹高士石板屋舊社遺址 罕見人形石、磨刀處、洗水石 超過五百年歷史盼列文資 自由時報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2016-03-24〕 擬串連其他部落 打造文化廊道 屏縣府文化處日前邀集文化資產學者專家、牡丹鄉公所、林務...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宜蘭農校遺址」大發現 金鯉魚、瓷瓶、金屬手環考古出土 挖掘出四百年前的噶瑪蘭擺里舊社〔2006-09-21〕
「宜蘭農校遺址」大發現 金鯉魚、瓷瓶、金屬手環考古出土 挖掘出四百年前的噶瑪蘭擺里舊社 「金鯉魚」是噶瑪蘭人極為珍貴的飾物,以金絲纏繞成彎月形,表面覆蓋金箔,懸掛於胸前或額頭上,《噶瑪蘭廳志》曾有如此記載:「蘭番常以低金絲線做一弓一弦之勢長約尺許,高約二寸,以金線數纏于弓弦...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南島一家親】紐西蘭毛利人 拜訪阿美族「兄弟」 告知祖靈「我們回家了!」〔2012-11-21〕
毛利語教師Winiata(右一)彈唱毛利人的「創世紀」故事,全場族語教師跟著哼唱,太巴塱部落頭目王成發(右二)感動拭淚。(記者花孟璟攝) 【南島一家親】紐西蘭毛利人 拜訪阿美族「兄弟」 告知祖靈「我們回家了!」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2012-11-21〕...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高雄林園發現4500年前先民完整聚落「潭頭山遺址」 陶甕、石斧、石鋤...到處可見 無法可管、闢登山道、古物遭賤賣 〔2011-03-23〕
潭頭山遺址區瓦片、石斧等器具俯拾皆是。(記者洪臣宏攝) 高雄林園發現4500年前先民完整聚落「潭頭山遺址」 陶甕、石斧、石鋤...到處可見 無法可管、闢登山道、古物遭賤賣 自由時報/記者洪臣宏、葛祐豪/綜合報導〔2011-03-23〕 遺址盼保留 潭頭山闢登山道 增干擾...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高雄林園5200年前的國定遺址「鳳鼻頭遺址」 有助於探究西拉雅、馬卡道、大武壠族與史前文化的銜接〔2006-05-01〕
高雄林園5200年前的國定遺址「鳳鼻頭遺址」 有助於探究西拉雅、馬卡道、大武壠族與史前文化的銜接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2006-05-01〕 台灣第一個國定考古遺址 高雄市國定古蹟林園區鳳鼻頭遺址,隔著台十七線濱海省道公路與鳳鼻頭港依依相望,在果樹、荒煙漫草中可見陶片...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地毯式搜索布農族人百年前舊社 81處家屋、工寮遺構現蹤〔2018-05-2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經一年調查、地毯式搜索佳心舊社區域後,發現百年前布農族人的家屋遺構。(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地毯式搜索布農族人百年前舊社 81處家屋、工寮遺構現蹤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2018-05-27〕 花蓮縣卓溪鄉拉庫拉庫溪流域,百年前曾是東部布農族人狩獵游...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語言消失了、文化也會跟著消失」只有19戶的小部落 卑南族阿里擺部落重建聚會所 讓族人都能從小講族語、認識自己的文化〔2017-12-28〕
阿里擺部落歡慶巴拉冠啟用。(記者張存薇攝) 「語言消失了、文化也會跟著消失」只有19戶的小部落 卑南族阿里擺部落重建聚會所 讓族人都能從小講族語、認識自己的文化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2017/12/28 台東縣卑南族阿里擺部落今天歡慶部落男子聚會所「巴拉冠」啟用,雖然僅...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南島文化復振】卑南遺址的祖先是排灣族?「史前家屋」仿東排灣興建〔2018-02-26〕
卑南遺址的史前家屋。(記者黃明堂攝) 【南島文化復振】卑南遺址的祖先是排灣族?「史前家屋」仿東排灣興建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2018-02-26〕 卑南遺址的史前住民是排灣族?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在卑南遺址公園新設的「史前家屋」,參照太麻里的東排灣族傳統家屋,不過,館方強調...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健康臺灣,千里共行】「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荖濃溪谷健行 副總統希望喚起國人對健康促進的重視 喚醒對平埔族群歷史文化的認識 一起體驗福爾摩沙的美麗足跡
賴清德副總統今(27)日上午前往高雄參訪「時空之旅-荖濃溪谷健行」 【健康臺灣,千里共行】「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荖濃溪谷健行 副總統希望喚起國人對健康促進的重視 喚醒對平埔族群歷史文化的認識 一起體驗福爾摩沙的美麗足跡 總統府新聞 110年03月27日...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南島一家親】「把你當成朋友,所以才會招待檳榔」帛琉總統訪台/友誼檳榔 串起海軍敦睦艦隊官兵與帛琉原住民情緣
海軍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民國108年訪問帛琉,當地民眾熱情歡迎。(翻攝畫面)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傳真 110年3月27日 【南島一家親】「把你當成朋友,所以才會招待檳榔」帛琉總統訪台/友誼檳榔 串起海軍敦睦艦隊官兵與帛琉原住民情緣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10年3月27日...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排灣族】暌違60年 台東太麻里「大王部落」 重返發祥地「陸發岸」祭祖〔2015-07-08〕
部落青年在祭祖石碑與祭壇前獻跳傳統舞蹈。(記者陳賢義攝) 【排灣族】暌違60年 台東太麻里「大王部落」 重返發祥地「陸發岸」祭祖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2015-07-08〕 三和海濱公園 祈求祖靈庇佑 暌違六十年,太麻里鄉排灣族大王部落昨重回位在三和海濱公園的「陸發岸」原...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如果不復辦,怕對不起祖先」習俗中斷150多年 奇立板社族人「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重振噶瑪蘭族文化〔2019-07-05〕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及頭目頭飾,為海祭、豐年祭做足準備。(記者張議晨攝) 「如果不復辦,怕對不起祖先」習俗中斷150多年 奇立板社族人「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重振噶瑪蘭族文化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2019-07-05〕...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這對她來說意義重大,想把外婆的聲音繼續流傳下去。」卑南族少女修復錄音帶 重現過世外嬤母語歌謠〔2019-09-08〕
熱中採集傳統歌謠的亞美,是位十分活潑的卑南族美少女。(記者陳賢義翻攝) 「這對她來說意義重大,想把外婆的聲音繼續流傳下去。」卑南族少女修復錄音帶 重現過世外嬤母語歌謠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2019-09-08〕 就讀高三的台東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少女亞美,十分熱愛傳統歌舞,...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撒奇萊雅族】「達固湖灣」古戰場挖出800年貝塚螺貝 重建花蓮奇萊平原變遷史〔2017-02-20〕
成功大學考古所去年意外在古戰場挖出多顆貝塚螺貝,經考證已有八百多年歷史。(記者王峻祺攝) 【撒奇萊雅族】「達固湖灣」古戰場挖出800年貝塚螺貝 重建花蓮奇萊平原變遷史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2017-02-20〕 成功大學考古所去年到花蓮「達固湖灣」拜訪撒奇萊雅族耆老,意外...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台灣南島文化復振】平埔族群將正名 府:落實蔡總統承諾〔2017-08-17〕
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圖)29日指出,感謝美國國會軍事委員會對台灣國防安全與台美安全關係的重視。台灣會持續重視國防投資,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並與美國等友人保持密切溝通,確保區域和平與穩定。(圖:中央社) 【台灣南島文化復振】平埔族群將正名 府:落實蔡總統承諾...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布農女青考取美國加州律師 盼台灣原民議題躍上國際〔2015-05-27〕
布農族之光吳靄若。 圖/吳家人提供 布農女青考取美國加州律師 盼台灣原民議題躍上國際 聯合報 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2015-05-27〕 高雄市桃源區布農族的吳靄若台大法律系畢業,赴美、日取得法律博士學位,近日通過外國考生錄取率僅8%的美國加州律師執照,並參加聯合國常設論...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正名案過關 台灣原住民族再添2族共16族 肯定台灣多元文化的價值〔2014-06-26〕
拉阿魯哇族 貝神祭 「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正名案過關 台灣原住民族再添2族共16族 肯定台灣多元文化的價值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張芮瑜/台北報導】〔2014-06-26〕 嘹亮高亢的原住民歌聲,穿透行政院的廳堂。來自高雄市山地部落的「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高雄茂林萬山部落族人 爭取正名為第17族「歐布諾伙族」〔2018-05-10〕
茂林區萬山部落傳統祭儀勇士祭與魯凱族的祭儀明顯不同。(林雅惠翻攝) 中時 / 林雅惠〔2018-05-10〕 繼行政院會3年多前准核定主要居住高市桃源、那瑪夏區的「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為原住民第15、16族後,茂林區萬山部落居民也積極以語言、文化不同於魯凱族,期盼...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屏東墾丁社頂部落(龜仔甪社) 荷蘭八寶公主已杳、禁雞300年傳說〔2017-01-31〕
八寶公主廟與社頂不吃雞,都是當地知名傳說。(記者蔡宗憲攝) 屏東墾丁社頂部落(龜仔甪社) 荷蘭八寶公主已杳、禁雞300年傳說 自由時報 記者蔡宗憲/專題報導〔2017-01-31〕 屏東墾丁森林遊樂區所在的社頂部落,三百多年前有「不養雞,更不吃雞肉」的祖訓,時至今日,老一輩...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瑯嶠十八番社】墾丁社頂部落(龜仔甪社) 流傳300年「不吃雞」禁忌或傳說引發辯論〔2017-01-31〕
社頂到處有養雞。(記者蔡宗憲攝) 【瑯嶠十八番社】墾丁社頂部落(龜仔甪社) 流傳300年「不吃雞」禁忌或傳說引發辯論 自由時報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2017-01-31〕 今年是雞年,因本報專題披露,墾丁社頂部落不吃雞的禁忌再次被提起,但其實當地居民超過三代都正常食用及畜...

南島孵夢–海神之歌 FORMOSA STORY
2021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